「为了彩礼,开局研发石墨烯电池」

第84章夏国广播电视台专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对碳基电池的拆解分析工作在卜士顿公司内,如火如荼地开展。

与此同时,在夏国,新能源产业协会,对外发布了一条信息。

新能源产业协会,预计在下周,发布全新的电池:碳基电池。

相关的产销信息,也将同步在发布会上公布,诚邀各新闻媒体和产业从业者参与,具体请扫描小程序进行报名。

新能源产业协会的通告,惊呆了众多新能源从业者。虽然之前论文公布后,众人知道碳基电池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但是众人怎么没有想到,这才多少天,碳基电池就要发布了。

这就代表着,碳基电池,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攻关,达到了量产的条件。

如果说论文中的信息都是真的话,那接下来,新能源行业,将会彻底变了天。

嗅到这种变革信息的从业者,都是快速地扫码登记,想要去现场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碳基电池要发布的信息,江明也是在网上知道的。江明感慨于王明阳他们的动作好快,论文才发布多长时间,这就开始发布产品了。

而且江明怀疑,是不是在发布会上,王老他们就要开始接受预订了。

因为按照最近供应链的备货情况,产品的批量出货,应该就在最近一段时间了。这样大批量地备货,没理由压着大量的产品,占用资金。

王明阳在为新产品的发布准备资料,江明也没有闲着。

因为碳基电池论文的发表,一时之间,江明这个第一作者,就成了众人争相采访的对象。

在水平线有限公司,江明看到如此多的人,也是有点惊讶。

“这些都是记者?”

江明对着苏伶娟问道。

看着浩浩荡荡的几十人,江明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这也太多了吧。

“也不全是,还有很多来谈合作的。”

“这还是少的呢,有很多人,听说江总你不在,先回去了。喏,来的人我都登记了,有108个集团或者机构的。”

公司的助理孙荣荣拿着表格,对着江明说道。

得亏水平线有限公司的办公面积够大,不然这么多人,还不知道安排在哪。

猛然来了这么多人,苏伶娟和孙荣荣他们,是累得够呛。

这么多人,可是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但是不接待也不行。所谓来者是客,还是要好好对付的。

“这样,你安排一个会议室,把要采访的都聚集到一起,我统一与大家见面。”

江明对孙荣荣安排道。

这些人,都是来采访,想要得到一手的材料,先安排谁见面,都不好,因此江明统一安排一起会面,有什么问题现场提出来,也省的重复回答,浪费时间。

对于江明的安排,众人没有什么不满的,符合一贯的流程。

江明也是本着尽快解决的态度,迅速将人聚集齐了。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江明本以为这种小型的发布会,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江明还是低估了记者的八卦心。

刚开始的时候,记者问的问题还是比较正常的,江明在保密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回答。

但是等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江明感觉有点招架不住了。

“你好,我是娱乐周刊的记者周爽,据我所知,江先生您的学历是专科,您是否感觉,专科学历对于您的研究有影响?是否在领导团队的时候有阻碍?”

一名自身是娱乐周刊的周姓男士记者这样问道。

靠,这么娱乐周刊这种报道花边新闻的记者也来了,早知道还是要筛选一下。

不过这个记者已经问了,江明自然是笑脸相迎。

其他记者,在听到此人的回答以后,都是精神一振,迅速拿起了笔,等待江明的回答。

怎么说呢,新闻讲究的是传播性,不怕新闻不劲爆,就怕新闻索然无味。

他们这些做记者的,深知越是独特越是劲爆的内容,越有价值。

你看这个名家周爽记者,就深谙这点,视角就是不一样。

任谁也不敢相信,这么一项划时代的产品,其研发带头人,学历只要大专。要不是亲自调查,说出来谁信啊?

江明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一边心中直骂,一边笑脸相迎地说道。

“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不是通往科研成功的唯一道路,古往今来,有多少的才俊...”

江明组织了下语言,一番长篇大论下来,还别说,将众人说的是一愣愣的。

只是江明的回答虽然有理,但这名娱乐周刊的记者,明显不是要这种消息的。

他更希望的是一些劲爆的,可能有爆料价值的消息。

没有办法,周爽眼瞅着话题被江明带偏了,他感觉自己有义务将话给引回来,想到这,周爽感觉要祭出自己独家的消息了。

“江先生,我补充一下。有消息显示,您曾在否乎上关于学历提升的问题进行提问,问有重大技术提升,是否对专升本有政策倾斜。这是否代表着,学历对于科研,非常重要?”

周爽这样补充道。

听到周爽的话,众人眼神一亮,好家伙,劲爆消息啊,众人没有想到,竟然还有这事。

可以啊,这个名叫周爽的本事不一般啊,这么隐秘的消息,都能挖掘到,不简单!

相比于众人的期待,江明听到周爽的话,脸都绿了。

江明有种叫苏伶娟过来,将对方赶走的冲动。

江明有点理解,为什么很多的明星要保安,要提前做好安排,就这个周爽这样的人,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完全给当人事找膈应啊。

而且面对这么多的人,江明还不能发火,江明只能将安耐住心中的怒火,然后说道:

“所谓得道有早晚术业有专攻,技术能力和学历的水平,可不是成比例关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技术能力的成就,代表着专业水准的提升,势必会造成对更高知识的渴求。在这种前提下,通过提升学历,反向帮助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两者相得益彰。如果说简单地理解成对学历的提升,也是有失偏颇的。”

江明解释道。

“就像这位先生一样,可能学历很高,但是对碳基电池的理解可能比较浅。这次召集大家,也是想通过广而告之的方式,让像这位先生一样,不入门的人入门,不懂的人稍懂,懂的人精通。”

“这是初衷,这是技术人员的期盼,这是技术人员应该得到的尊重!”

说到最后,江明是一字一句,盯着周爽说出来。

“好!”

听到江明的解释,众人忍不住叫好。

虽说周爽也是记者,作为同行,应该和他站到一起,但是周爽这种行为,怎么说呢,为人所不齿。

这次的记者会,算是江明打名号,做宣传的。

正面的新闻不去搞,偏偏去搞些小门道,这就有点不地道了。

毕竟,江明身为第一作者,为碳基电池的研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这样一位功臣,如此不客观的提问报道,当真是有失偏颇。

看到众人的反应,江明本来担心的神情,也舒缓了很多。

周爽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是眼见江明不再理自己了,也就没有再说话。

接下来,都是一些正常的提问。

从研发碳基电池的初衷,到参与者的奉献,再到碳基电池对于行业的未来,江明是娓娓道来。

在其中,江明是特意提及了夏国上百家企业,几千名技术人员,对于碳基电池做出的贡献。

甚至于,很多的企业,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是为碳基电池服务的。

比如有的企业,开发的是特殊的胶水。他们只知道这种胶水,使用在锂电池中的,但不知道是碳基电池。

还有的奇特,为碳基电池原材料的生产,提供了设备,最终,这种设备用来生产碳基电池的材料。

这些企业,这些参与者,都是碳基电池研发成功的有力保证,是幕后的英雄。

后半段,现场的气氛还是挺和谐的,江明是长舒了一口气。

等送走了记者同志,江明又被安排去会见众多的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

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来寻求合作的。

有的想要购买江明碳基电池的技术,这些都是中等的企业,还没达到参加碳基电池研发工作,也是看到新闻的报道,看能不能来现场捡个漏。

还有一些企业,想要和江明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为后续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对此,江明是乐意至极的。

江明让苏伶娟留下这些人的联系方式,后续详谈。

另外还有一些科研院所或者高校,想让江明去做客座教授之类。

对此,江明也没有一口回绝或者答应什么的,等后续有机会的话,再详谈。对方也对此表示理解,毕竟,找江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江明也要选择一些,看怎么合作。

在汇见完两拨人以后,留下两拨人,江明单独的见面。

第一波人,是夏国广播电视台,想要给江明做个人物专访。

如果说是一般的媒体,江明是二话不说就拒绝了,但是夏国广播电视台,作为夏国权威的电视台,江明是不能拒绝的。

而起王明阳之前也和江明说过,行业内要对青年俊杰进行宣传,要树立典型。

江明作为碳基电池的研发者,是有这个资格的。江明知道自己必须做,这对水平线这个公司,对自己,都有好处。

虽然说是专访,但实际没有花江明太多的时间。

毕竟,之前面对公众记者的时候,江明已经将碳基电池大部分的事情,都说得差不多了。

这次夏国广播电视台专访,主要针对的是江明本身的经历。

怎么说呢,碳基电池的研发成功,对于夏国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值得欢庆。

这些新闻的报道,有诸多的媒体进行报道,铺天盖地的,随便看一下就可以。

身为权威电视台,夏国播广播电视台,想要从人物的角度,报道此事情,关注人的成长和培养。

因此,这次的专访,主要针对的是人物的成长历程。

江明是怎么一步步地从基层,走到这种程度。

特别是专科生的背景,更加有感染力。

看情形,是准备将江明塑造成一个不畏艰辛,不畏困苦,逆流而上的孤勇者。特别是工作上的事情,电视台问得很细。

当听说江明有一个女朋友,而且因为彩礼的事情分手以后,主持人更是眼前一亮。

这种励志的事情,播出来就有感染力啊,就是不知道,人物专访被其女朋友看到以后,对方是什么想法。

昏昏沉沉地送走了夏国广播电视台的人,江明有点后悔,自己怎么什么都说呢,可别造成什么误解。

毕竟彩礼这事,和离开百能公司这事,是双方的选择,真的要分出个对错来,也没必要。

算了,算了,也没多大的事情。

江明感觉,很多事情,说开了就行了,没有必要一直纠结。

莫问前程,只看来路。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行。

送走了广播电视台的人,江明接见了最后一拨客人:百能公司的董事长白云生,郭震郭总,以及李茗。

对于百能公司,江明是有特殊感情的。

作为江明毕业后,干的最久的一份工作,江明在里面度过了自己大部分的青春。也让江明找到了职业的方向。

这年头,专科生,特别是杂牌大学的专科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也不单单是企业的问题,实在是这种学校的专科生,问啥啥也不会,学习能力还不行,自身也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很多的情况下,不是自己选择未来,是企业帮忙选择未来。

看哪个企业比较顺眼,别人恰巧要了自己,然后就去了。

从基础干起,能够忍受住,那就继续干下去,直到熬出口。

如果自己坚持不住,或者机遇不够,只能拍拍屁股走人,找新的工作。

就在这样反复周转中,侥幸能够找到适合的工作。或者等年纪大了,实在折腾不动了,才安稳下来。

江明毕业后,就是在循环这个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江明干中介,只因听人说,卖了房子能挣大钱。

只是等真的入了这一行,江明才知道,这哪是中介啊,这是全天候的保姆啊。

阅读为了彩礼,开局研发石墨烯电池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为了彩礼,开局研发石墨烯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