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被李二逼着造反」

第24章 治国方略,兄弟间的竞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咱多杀一个贪官,就能活数千百姓,为何不杀下去?”

“咱不管这法子能不能禁绝贪腐,总之贪官见一个杀一个,绝不手软!”

说到这里,李世民杀气凛然地看向李泰:“怎么,你对治理贪腐,有更好的办法?”

治贪廉政,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涉及到官员俸禄和待遇的分级,考核制度的制定,奖惩措施和监察的设立等等,绝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

李泰现在不欲和李世民讨论如何治贪,沉默了一下,淡笑道:“就依父皇的便是,商州官员自庞相寿往下,凡触死罪者,一律斩首。”

“商州官员全部换一批。”

当然,要杜绝商州乃至天下税赋贪腐,绝不是杀一批贪官这么简单。

大唐税赋制度必须改革!

这一点,和老李说没用,必然会反对。

直接去做,等做出效果,自然叫老李服气。

而听到李泰妥协式的答复,李世民满意点头。

继续翻看手中文书。

渐渐地,他的表情凝重起来。

看到最后,老李的神色变得十分阴沉。

“砰!”

他重重地将手中文书拍在餐桌上。

这一次拍的尤为用力,盘子、碗筷都跳了起来。

李泰猜测老李定然是看到了勋贵兼并民田这个消息。

摆手让侍者收走餐具,同时故意问道:“何事令父皇怒气又增三分?”

李世民面色阴沉如水,双目如猛虎欲噬人,冷声道:“永兴县公虞世南,真是好大的胆子!”

“怎么就不知道满足呢?”

“咱对他们不薄啊!”李世民不解地看着李泰,“虞世南,咱赐他陇右良田四十倾,设置守坟户八十家,赐给佃户一千家,仪仗士二十家。”

……

李世民的封赏不可谓不厚。

对于一起打天下的故将勋臣,李世民还是很舍得的。

不像对文官,连俸禄都十分吝啬。

“他们有这么多的土地,有上千家佃户,为什么就不满足,还要去兼并民田,还要去欺压百姓?”

李世民望着李泰:“你给父皇说说,这是为啥?”

李泰淡淡道:“人心不知足,还能有什么原因。”

李世民点头,沉声道:“不错,就是不知足!”

“可恨商州郡九成的民田,都被他们兼并!”

说到义愤处,李世民气的连连拍桌:“堂堂公侯,如此行径,真该活剐了他们!”

“一群不争气的东西!”

……

胡乱骂了一通,发完脾气。

李世民情绪平复下来。

他抬头望向李泰,忽然道:“你给父皇说说,这次准备如何处置虞世南等人?”

李泰闻言,精神一振。

老李问这话,分明是存了考校的心思啊。

折服老李的时刻,到了!

李泰正准备表达看法,一名忠心李泰的西厂太监走进偏殿,恭声道:“殿下,晋王李治在宣政殿外,要求觐见陛下。”

“哦,有没有问什么事?”

李泰若有所思,问道。

餐桌对面的李世民,听说李治来了,不由坐直身体,竖起了耳朵。

太监答道:“问过了,李治说有要事上奏,要亲自面见陛下。奴婢一再追问,他只说与商州秋税案有关。”

“呵呵,秋税案?”

李泰闻言,不由笑了。

果然让他猜中了!

李治此前被他一通忽悠,也派人去查商州秋税案。

现在看来,是有结果了。

“父皇,还记得儿臣上次和你说的吗?”李泰笑着对李世民道,“让您老看看我和李治,谁能把商州的案子办好。”

李世民自然记得这事。

李治仁厚、孝顺、勤奋好学,且有大儒郝处俊和一众国子监士人辅佐;李泰现在也展露峥嵘,善隐忍,有天分和机遇,得异士追随。

当时得知李治被李泰所激,也在查商州案后,他确实动了让两人比一比的心思。

而且口头上应允了李泰“比一次”的提议。

“父皇,咱们把李治的奏章留下,看看他和大儒郝处俊等人,关于商州秋税案,都查到了什么,又有哪些处置建议。”

“然后,儿臣再说自己的看法,你放在一起好生比较,”李泰自信笑道,“看看是李治处置得体,还是儿臣见解高明!”

李世民倒也痛快。

点头道:“好!你现在让人把治的奏章拿过来,咱看看他是怎么处理秋税案的。”

李泰于是吩咐太监,让其去告诉李治,陛下还在静养,不欲见他,把奏章留下即可。

太监领命而出。

片刻后,太监回来,将一份奏章递到李泰手上。

李泰也不拆看,直接转手递给李世民:“父皇,为示公允,我就不看了。”

李世民冷笑一声,接过奏章,打开翻阅。

整份奏章一共三折。

看了第一折,李世民微微点头。

似乎对内容比较满意。

看到第二折,李世民面色凝重,似乎发现了问题。

等看完第三折,李世民直接拍手叫好:“很好,不错!”

“李治的处置,严谨有度又顾全大局,很合咱的意思。”

李世民随即望向李泰,笑道:“李治的意见咱已经看了,现在朕想听听你的。”

一件秋税案,或许试不出两个儿臣的水平高低。

但也是一个重要参考。

李泰淡然笑道:“父皇似乎对李治的处置意见非常满意。”

“儿臣的意见说出来,恐怕就要让父皇震惊了。”

李世民将手一摆,催促道:“你别卖弄关子,直接说正题。”

“好。”

李泰微微沉吟,说道:“商州庞相寿等首脑官员,自然是斩立决!其余从属,依律惩处。”

“商州的官员要换,但为了杜绝两税的贪污,必须对现有税赋制度进行改革……”

“改革税制?”李世民一听这话,直接炸了,打断李泰道,“大唐两税制是咱借鉴历朝税赋体制,以及大唐实际的民生情况,精心制定的!”

“你才监国几日,就想着改革税赋?”

“不行,绝对不行!”

李世民连连摇头,告诫李泰:“现行两税制度是大唐的根本,轻易改不得!若是强行去改,不仅戕害百姓;而且容易令朝局陷入动荡。”

“你不要做糊涂事!”

李泰不欲和李世民争论,轻笑道:“父皇,容儿臣将话说完。”

“儿臣方才的主张,是针对商州官吏贪污两税,同时肆意摊派徭役和杂税一事的。”

“而对于勋贵不法,吉安侯、延安侯、平凉侯等人侵占商州郡九成以上民田这个案子,儿臣的主张是:责令虞世南等人,无偿退还百姓田地。”

“无论是正常购买的,还是强买贱买的,一律无偿退还!勋贵们当初得朝廷赐了许多地,不应再增田产!”

“若是在兼并民田过程中,发生了百姓重伤或命案,则以刑律追究不法勋贵之责!”

“谁不服从,就杀!”

李泰故意说道:“就像父皇对付贪官一样,杀到他们胆寒。”

李世民听了李泰这一番话,眉头微皱。

贪官可以见一个杀一个。

但虞世南等人,都是开国功臣,若是也一通乱杀,势必引起武将阵营的动荡。

公侯们闹起来,并不好对付。

一味杀戮,会留下很大隐患。

“你对商州郡这些勋贵的处置,不妥当!”

李世民直接摇头:“你让他们无偿退还买卖的土地,只保留朝廷最初的赏赐,这些武夫性子骄狂,不会听命的。”

“难道你还真能将他们都杀了?”

李世民语重心长道:“你有没有想过,他们都是和咱一起打天下过来的,都是大唐功臣!咱若真因为侵占民田就将他们通通杀了,会不会让其他功臣寒心,进而人人自危?”

“一旦人人自危,朝廷必生乱啊!”

李泰闻言,不由腹诽。

他直接反驳道:“父皇,儿臣若真要杀尽商州不法勋贵,自然不会以侵占民田做罪名。定他们一个谋逆大罪,便是夷其三族,也不会有人反对吧?”

“你这娃子!”

李世民闻言震惊,骂道:“这样做太莽撞了!”

“商州一案没必要闹的这么大。”

“来,你看看李治的奏章,”李世民将奏章推到李泰面前的桌面上,“看看李治,思虑多么周全,处置多么得体。”

李泰把奏章翻开,首先看到李治建议严惩庞相寿等商州官员,换一批新的官员就任。

这种处置只能说中规中矩,解决不了税赋贪腐的根源问题。

随后,李泰看到李治关于勋贵兼并民田的处置建议:由朝廷出面,说服勋贵们将侵占所得的田地,以买入时的价格退还给相应百姓;而百姓若是付不起钱,则兼并的土地永久成为勋贵产业,勋贵只需要按市价补足差额给百姓。

这里面,可供勋贵和地方豪强操作的空间太多了。

而且,似乎更偏向勋贵。

李泰当即大笑,骂道:“说服勋贵退地,给失地百姓补差价,简直荒唐!”

阅读大唐被李二逼着造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唐被李二逼着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