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熊猫饭店」

第118章 就像我很喜欢的一句中国格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赫尔曼自称在当地学校教书,有时也在博物馆当义务讲解员。聊起历史来,果然就比傅亚瑟来得活泼生动。

他从犹太人在街边推着板车卖腌黄瓜讲起,说到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在圣诞树上挂腌黄瓜,“一个绿色的玻璃瓶,瓶子里是绿色的小黄瓜。谁有运气在圣诞节吃到第一口腌黄瓜,就能得到一件特别的礼物。”

“至于圣诞树,那是德国人的习俗,而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正来自德国。是他在温莎城堡立起了英国第一棵圣诞树。”

赫尔曼笑笑,又说到英国本地传统是在圣诞节吃百果派。是的,现在这是一种塞满各种水果干的甜饼,但在过去的千百年里,百果派里塞的都是切碎的牛肉、羊肉、兔肉甚至猪肉。

“切碎的肉,混合上大量的动物油脂、酒、奶酪、蜂蜜、香料和葡萄干、无花果、松子。这其实是东征归来的十字军带回英国的东方饮食。”

东征的十字军同时还从东方带回了蔗糖。在此之前,英国人唯一的甜味剂就是蜂蜜,穷人能吃到一颗靠苹果就幸福得上天。

接着,他又说起英国人在复活节吃的主菜烤羊肉,其实源自犹太人过逾越节的习惯;但英国人会用大蒜、胡椒、罗勒和百里香烹调羊肉,则要感谢罗马人。

罗马人还为这个海岛带来了葡萄和樱桃,以及包括卷心菜、洋葱和豌豆的好几种蔬菜。

诺曼人带来了更多的东方味道,比如现在英国人烤肉不可缺少的肉桂和肉豆蔻,还有英国人最爱的健康食材——生姜。

“没有姜就没有英国姜饼,没有英国姜茶,也没有姜味啤酒。”

秦椒笑了:“好巧,我们中国也喝姜茶。葱、姜、蒜就我们中餐的镇锅三宝。”

“维京人和丹麦人的统治很残酷,但是他们为英国带来了腌制海产品的技术。现在英国人的早餐离不开腌鱼,宵夜甚至神圣的下午茶里也经常会有腌鱼。知道全不列颠最好的腌鱼在那里吗?就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东北海岸,就在约克的海边。”

被赵杰森带去酒吧“考察”时,秦椒吃过这种英式腌鱼。

说真的,又咸又硬,欣赏不来。倒是让她无比怀念四川腊鱼、苏式熏鱼、广式咸鱼,还有安徽的臭鳜鱼……

听了她的大实话,赫尔曼笑起来,说他也不爱吃腌鱼。

“鱼是犹太人最重要的食材。论鱼的烹饪,我们才是行家。就连被厨师抛弃的鱼头,也能做成美食,并且在新年时作为美好的祝福。”

“我们中国人也会做各种美味的鱼头!”秦椒立刻不服气地报起菜名来,“砂锅鱼头、豆腐鱼头、拆烩鲢鱼头,白浇雄鱼头、剁椒鱼头、鱼头火锅、生啫鱼头煲……”

她认真的模样让赫尔曼不禁大笑:“抱歉,忘记你来自中国,一个盛产美食的国度。”

他的眼神和声音都变得更柔和了:“很早之前,我就知道犹太人和中国人神奇得相似。你看,我们是全世界被公认最聪明的两个种族;我们都热爱学习,重视教育;我们都拥有古老的文明,犹太人的《圣经》影响了西方,中国人的儒家和道家构成了东方文明。”

说到这里,他突然说出一句发音古怪的中文。

秦椒尚在怔愣,一直沉默的傅亚瑟已经字正腔圆地用普通话重复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赫尔曼高兴地点点头:“是的,孔夫子是这样说的,而我们犹太人最重要的法典《妥拉》则说,‘有害于自己的,不可加于同胞’。”

他告诉两个年轻人,自己从年轻时就对中国文明深感兴趣,一直在自学中文,准备退休后能去中国旅游。

“说到中国,你们一定知道,英国人最引以为豪的茶文化正是来源于你们的国家。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茶叶,并把茶树引种到印度,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秦椒瞬间变色。

她当然知道那段历史,“鸦片换茶叶”。

英国人迷恋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产品却在中国不受青睐。庞大的贸易逆差对英国不利,于是英国卑劣地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以牟取暴利。

从此就有了鸦片流毒,东亚病夫;就有了鸦片战争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有了中国对外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近代历史。

这是每个上过历史课的中国人都牢记的国耻,此时突然从一个外国人口中说出,轻飘飘的感觉令秦椒异常难受。

无法抑制的,酸涩和泪花从眼角漫了出来。

“恕我直言,那不是引种,是盗窃。”傅亚瑟忽然淡淡道,“罗伯特·福钧受东印度公司委托,从中国南方盗走了珍贵的茶树苗,从而培育出大吉岭红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这时秦椒也镇定下来,甚至还笑了笑:“能盗走的只是一种红茶树种,我们还有许多茶树品种,以及比树种更多的制茶工序和讲究,更悠久含蓄的茶文化。至少,我们的茶不用加糖和奶就很好喝。”

赫尔曼举起手,表示自己无意冒犯。

“我只是想说,历史就是这样。有冲突,有战争,有各种残忍邪恶的事,像克里福德塔的哭泣,像英国曾经的遭遇,也像英国带给世界的遭遇。但这些坏事发生的同时,也有好事发生,就像我很喜欢的一句中国格言——”

他又用生硬的中文说起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刚才我听见这位小姐说,不同的食材配在一起可以烧出好菜。在我看来,人也一样。你们看,在漫长的岁月里,国家和国家、种族和种族、人和人不断地冲突、融合、流转迁徙,就有了各种食材、香料、烹饪技巧以及饮食文化的交流和演变,这正是历史美好的一面。”

他叉起一块鱼肉放入嘴中细细咀嚼:“我相信,美好的东西比那些坏事更有意义,也能流传得更为久远。纳粹只过了十二年就完蛋了,炸鱼薯条却能有无数个十二年。”

阅读哈啰,熊猫饭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哈啰,熊猫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