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熊猫饭店」

第119章 没有土豆就没有欧洲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见两个年轻人都陷入沉思,赫尔曼笑着摇摇头,带着歉意道:“不好意思,我的职业病又发作了。”

傅亚瑟摇摇头:“你的看法令人尊敬。不过我认为,一个是必然的趋势,一个只是大趋势下的侥幸,或者说,幸存者的自我安慰。”

他叉起一根薯条,看着它在阳光下闪光:“皮萨罗可不是为了土豆才去南美洲的。”

“皮萨罗是谁?”秦椒有点不好意思,她的世界史上只有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

赫尔曼闻言微笑:“一个西班牙冒险家,不过他是谁并不重要。我的许多学生也不知道他,但他们都热爱薯条。谁能想到,最初土豆还被认为是野蛮人和牲口的食物,却在几百年里几次拯救了欧洲。”

秦椒对土豆的兴趣明显更大:“我知道土豆是明代传入中国的,最早可是在宫廷里有专门的机构种植,是只有皇室才能享用的珍味。到了清代才在民间栽种,因为不挑环境,生长又快,不到一百年就成为全国普及了。”

“显然中国人比欧洲人聪明。彼得大帝也稍逊一筹,他在游历欧洲时,花了一袋金币换了一袋土豆,种在宫廷花园里作为观赏植物。至于擅长烹饪的法国人,土豆传入欧洲两百年后,他们还严禁市民食用这种邪恶的东西。”

直到欧洲爆发七年战争,“英国-普鲁士同盟”与“俄国-法国-奥匈帝国同盟”为争夺霸权打得死去活来。战争带来饥荒,俄法奥联军几乎将普鲁士地表的农作物全部摧毁,普鲁士人能挺过这七年,全靠生长在地下的土豆。

七年战争结束后,美国打响了独立战争,英国也被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入了大饥荒,被迫学习普鲁士大规模种植和食用土豆。尤其在寒冷的爱尔兰,每英亩土地能产一吨土豆的产量,让穷人不至于饿死,越来越多的儿童得以长大成人。

随着土豆的普及,欧洲人方才认识到土豆不仅容易种植,营养丰富,竟然还能降低败血症、结核病的风险。

秦椒了然地点点头:“在中国,许多不能种水稻和小麦的地方,也是靠土豆吃饱饭。”

她还记得那个心心念念要吃天蚕土豆的刘老先生,边吃土豆边含泪回忆:

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校的伙食费,每个月背一背篓土豆去上学,借食堂的锅灶白水煮了,蘸点椒盐面就是满足的一餐。只有考试拿到好成绩,才会花两毛钱奖励自己一份天蚕土豆。

“没有土豆就没有欧洲,没有如今的世界,也就没有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的闲谈。”赫尔曼含笑看向傅亚瑟,“年轻人你看,决定世界走向的可能只是一颗土豆。这就是我说的意义和力量。”

傅亚瑟沉默不语。

秦椒笑起来:“我是不懂历史啊世界。不过,对我这样普通人来说,能吃到这么可口的炸鱼薯条,就是特别美好了。”

“说得没错!炸鱼和薯条,国王让位也不换!”店老板从他们旁边路过,双手擦着围裙,“我说老犹太,你们要不要顺便在这里把晚饭也解决了?”

秦椒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店里已经坐满食客,门外的阳光也添了一层玫瑰红。

赫尔曼摆摆手,再看看时间:“我想给你们一些不同的建议,有兴趣听吗?”

于是他们被赫尔曼领着回到约克城中心。

沿途,秦椒又不可避免听了一耳朵约克和英格兰的历史。好在赫尔曼同傅亚瑟两人相谈甚欢,她乐得自己漫无目的地张望,看彩色的木船沿河而下,桥上人同船上人乐呵呵地挥手。

他们穿过几条似曾相识的街道,在某个拐角处,傅亚瑟突然在她身旁刹住了脚步。

“看。”他的声音很轻,带了一丝不易辨认的惊叹。

秦椒茫然地把视线从巧克力店橱窗收回。一抬眼,猝不及防的,蓝天下金色的宏伟建筑就这样闯入眼帘。

一瞬间的惊艳后,赞叹之情自然而然从心底涌出。

除了美,还有对人类劳动的钦佩,以及同为人类而与有荣焉。

这种激动,就像是她五岁时骑在爸爸肩头第一次登上长城,十五岁时收到人生第一把菜刀,以及看着老师用一勺“清水”让白菜如莲花般层层绽放。

一旁,傅亚瑟却突然很煞风景地问道:“抱歉,但带我们来约克大教堂,这样真的同你的信仰不冲突吗?”

秦椒记起赫尔曼是犹太人,也记起了克里福德塔的故事。

她有些不安地看过去,却见赫尔曼同他们刚才一样仰着头,看向大教堂的目光无比温柔。

“很美,对不对?欧洲最大的中世纪教堂,人类建筑艺术的杰作。”他抬起手,示意他们跟随他手指的方向看大门上方的玻璃窗,“无与伦比的玻璃染色、切割和搭配组合,出自几百年前无名工匠之手。”

稍后,他又领着他们从旁边的小路绕到教堂的侧面,从另外的角度去欣赏这座哥特式建筑。

赫尔曼还很遗憾,他们之前在店里聊得太久,错过了这里的开放时间。

“宗教禁忌的确存在。就算没有宗教,每个人从诞生起,就被束缚在传统和利益的枷锁里,充满偏见,彼此争斗,这是事实。”

从金色台阶走下来时,赫尔曼突然转身,朝教堂投去柔和的一瞥。

“但是对美好的向往,同样是人类的天性。所以我们也会彼此相爱,携手努力,这也是事实。”

他笑着让他们注意斜前方的一座副塔:“十几年前,我参与过那里的修复工作。”

一下午的见闻在秦椒脑子里翻腾,古代的,现在的交织在一起。

大概是她的困惑之色太过明显,赫尔曼耸耸肩,笑着说:“犹太人和英国可不止有伤害和仇恨,也有一些相当美好的东西。年轻人,你听说过二战时期英国的‘儿童运输’吗?”

最后一句话,他是问傅亚瑟。

阅读哈啰,熊猫饭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哈啰,熊猫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