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民间」

漫谈中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时间老人告诉我们,传统的中医药学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而西医学的撅起不过二百余年。泛泛地说,中医药学属原始农业医学,时间医学。西医学称近代工业医学,解剖医学。

汉语文字颇具灵性,醉心文学的人深有体会。所谓病人,即患者,一串心的人,患得患失,迟早会生出病来。心气不平,心神不定是万病之源。

中医药学是心识,取类比象构建了屹立千载的中医大厦。只有鼠目寸光的假洋鬼子才会无端诋毁中医。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是古典哲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运气学说。中医理论的核心藏象学及经络学,是历代医界前贤对生命现象的精妙阐述与切身内证。中医十二正经,三百六十五腧穴,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奇恒之府,卫气营血津液,寸口诊脉,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理论体系,奥妙无穷,与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现代医理论学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前人将西医学翻译成中文时,却是借用了不少中医的人体概念。

中医后学者须明了,中医五脏六腑等基本概念,并非单纯解剖学意义上的实体,更多是功能性象征。比如中医人体形象内,肝居左,肺居右,恐怕要被中国的西医笑掉大牙。实际上原版西医的gan与fei翻译成中文时,偷懒借用了中医的肝与肺。

中医实体,与中医形象体有机结合,构成了虚虚实实,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初学者会觉得云山雾罩,晦涩难懂。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所以说,好中医是悟出来的。

本人感觉到,学中医只要能够将基础理论领悟到一定境界,就会豁然开朗。却原来,阴阳五行学说足以阐明一切生命现象。以阴阳消长演绎转化,五行之生长化收藏彰显周期。阴阳一次转化,恰巧完成五行一个运动周期。一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有四,生我,我生;克我,我克。五行生克制化如环无端,事物发展呈螺旋状运行轨迹,有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过去,农民种地要看黄历,开春请教风水先生,测一测当年气候变化走势,筹措适宜种植的作物。医家推演春夏秋冬五运,和合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预知主客(运气)加临对人体生活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而今,这样的传统操作早经扣上不科学的帽子,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上世纪若干年里,中医药研究者通过动物模型实验证实:清热解毒类中药的现代药理,其有效成分多具退热抑菌抗病毒作用;消食导滞疏肝理气类中药,有效成分能提高胃肠道蠕动力;补益类中药有效成分可促进增强机体免疫力;活血化瘀类中药有效成分能改善微循环降压抗凝血等等。

此举貌似中医向现代化迈进,其实就是中药西制,东施效颦,叛道离经,自掘坟墓,始作俑者还在沾沾自喜。

识得中医真面目,只缘身在此门里。学中医与学武术好有一比。武林宗师迷踪拳见招拆招,后发制人。医林泰斗见微知著,一语中的,治与不治了然于胸。

本人庆幸今生有缘成为一名中医传人,2003年晋职中医副主任医师后,因工作单位改制,自愿下海,成为民间中医。

离开医疗设备医学检验的辅助,我开始用纯中医的视野认识疾病,用中医辩证思维处理疾病,我打着中医专家的旗号吸引患者,愿者上钩,内外妇儿各科通治。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我脉诊水平逐渐提高,有时做出的判断令我惊讶,莫非医可通神。我体会到脉理明了,处方遣药就少而精,药理吃透,剂量就恰如其份。高明的中医即便开出峻烈毒剂,只要对症,服药的感觉不会不爽。

说句感恩的话,是家乡民众成就了我的今天,为回馈社会,我计划将《中医在民间》文学化,写一部长篇连载,供中医爱好者欣赏。

本故事暂定起始于1939——2003。塑造老中青三代中医形像,力争层次鲜明,各具特色,时代感突出。

开卷有益,我一定要努力创作,不辜负书友的期待!

2022年9月24日

阅读中医在民间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中医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