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

曹操庶嫡身份的简述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曹操身份考

有些书友不解,为何书中所言曹操是曹嵩的庶子,而不是嫡长子。事实上,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指明曹操的嫡庶,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侧面的记录中找寻端倪。

在这里,我就简要地做一些说明。

一:从曹操的名字、表字来推断。

首先,曹操的表字为孟德,孟这个字出现在表字之中,一般是表明长子的身份,而且是庶长子,而嫡长子的表字则一般是“伯”。这是在《礼记》和《礼纬》中都有迹可循。(注)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并不能完全说明曹操就是庶子。

其次,曹操有个弟弟曹德。曹嵩在举家去到琅琊避难之时,身边带着的就有这个曹德。各位读者念念这两兄弟的名字,德操德操,德在前,操在后,应该不会有人念做操德吧。

曹操既然是兄长,若为家中嫡子,那他弟弟的名字就不太应该为“德”。

古人讲礼,晚辈不会站在长辈之前,弟弟也不会排在兄长之前。随便翻阅一本史书,就能很容易找到晚辈因长辈不仕而拒绝做官的记录。

注:《礼纬》云:“庶长称孟”,然则適妻之子长者称伯,妾子长於妻子,则称为孟,所以别適庶也。

《论语注疏》曰:孟者,庶长之称也。言已是庶,不敢与庄公为伯仲叔季之次,故取庶长为始也。

二:从曹操的过往经历来推断。

曹操在幼年、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是非常欠缺的。

《三国志·武帝纪》云: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试问,一个公卿嫡子,真会少时任侠放荡吗?不治行业则是说明,曹嵩并未将家中产业交给曹操。而同样,袁氏的庶子袁绍少年时也是任侠放荡。

曹氏虽是宦官之后,但曹腾声名一直不错,也提拔了几个兄弟的族人为官,有做到尚书令的,也有做到一郡太守的。

同为曹氏子,曹仁曹纯也是兄弟,庶子曹仁是任侠放荡、豢养宾客,曹纯则是一成年就被征召入朝为黄门侍郎。

而曹纯入朝之时,曹腾已经亡故,曹氏只有曹嵩还在高位。为什么曹纯入朝为官的官职比曹操还清贵呢?

有关曹操的还有一个典故,见于《曹瞒传》。

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

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说曹操小时候无状,他叔父数次给曹嵩打小报告。后来曹操有一次碰到叔父,曹操就装作面歪口斜。叔父问他怎么了,曹操就说自己中风了,他叔父就去告诉曹嵩。

然后曹嵩唤曹操来,却见到曹操如常,便跟曹操说:“你叔父说你中风,现在就痊愈了吗?”曹操回答说:“我本就不中风,只是叔父不喜欢我,才一直说我坏话。”之后曹嵩就再也不信族弟打曹操的小报告。

为什么曹操无状,却是受的叔父说教?他自己没父亲吗?

曹操面歪口斜,却是他叔父去告知的曹嵩,为什么曹嵩作为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情况这么不了解?且收到有关自己儿子的小报告后,并没有什么异常?

这是不是能说明曹嵩根本就不关心自己的长子呢?

同样,有关此事的还有一个记录,说是曹操去找许子将品评自己,许劭见曹操家世不显,不愿品评,后被曹操胁迫,才说出那番“乱世奸雄的话来”。

曹操父祖都是朝堂中的重臣,为什么许劭会不愿品评曹操呢?要知道有很多声名远胜于许劭的名士都很看重曹操的风度学识,愿意与之交往。

曹操还曾做过一首诗,名为《善行哉(其二)》,其中有诗文写道: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行翻译其意。

推论的依据当然不止于此,只是有些内容涉及到之后的情节,还不便提前说。看官们可在之后稍作留意。

阅读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