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无双」

第2章暴元灭亡的二大原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暴元不到百年灭亡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其自身残暴无道又横征暴敛,导致天下民不聊生,如果还有其它原因的话,暴元是异族入主中原,肆意奴役杀戮我汉人,故而才有了太祖皇帝驱逐鞑虏,复我华夏衣冠。”

唐伯虎思索许久,始终想不出其它的原因来,只能再加一个民族矛盾在里面。

“这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如果你只有这样的见识和认知的话,我劝你以后还是低调点比较好。”

李原听完微微点头。

唐伯虎自然是一个大才子、饱学之士,但依然还是难以跳出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对于元朝的认识依然还是停留在史书上面所写的那些内容。

“那你说说这暴元不到百年灭亡的原因?”

唐伯虎眉毛一挑,自然是很不服气的。

“对啊,你倒是说出一些特别的东西来。”

一旁的徐经也是跟着说道。

酒楼上,众人也是看向李原,都在期待着李原能够说一些不一样的观点出来。

尤其是弘治皇帝、刘健和李东阳三人,三人身为这个帝国最高的决策者,一个个自然是饱读史书,历朝历代的事情不说滚瓜烂熟,多少也是能够说出个一二三来。

对于前朝暴元的事情,他们的观点和唐伯虎也是差不多的,因为史书就是这样所写的,所记载的。

“暴元不到百年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的来说暴元不到百年灭亡的原因有两点,分封性质的幼子守灶制和缺乏文化底蕴。”

李原笑了笑很是自信的说道。

“幼子守灶制?”

“缺乏文化底蕴?”

众人一听,一个个顿时都互相看了看,彼此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问号。

“所谓幼子守灶制,也叫幼子继承制,是一些游牧部族的一种财产分配继承制度,指其他成年的儿子先分家,最小的幼子再继承父亲所有财产以及社会地位、贵族身份、部落头领的一种分封继承制度!”

李原不等大家思索,也是继续讲了起来。

“说起暴元为何会不到百年就灭亡,首先就要提到这个分封制度,同时也是要从元朝最开始的时候说起。”

“大约300年前左右的时候,也就是在南宋的时候,在北方草原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迅速的崛起,他通过武力逐渐的统一了整个北方草原蒙古诸部,建立起蒙古国。”

“蒙古国先后灭亡西辽、西夏、花剌子模和金朝等政权,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部族众多的庞大帝国。”

“这个帝国东起渤海、西至黑海东岸,囊括长江以北、北方草原、辽东、西域、中亚、部分西亚,面积极其的广袤庞大。”

“该如何有效的统治管理如此广袤、人口部族众多的一个帝国,这是成吉思汗要直面的一个问题。”

“如果换个位置,假设你当时处在成吉思汗的位置上,你会如何去做?”

李原简单的说了下当时的背景,然后又对着唐伯虎问道。

听到李原的话,在场的众人顿时一个个都纷纷思索起来,连弘治皇帝也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如此广袤的疆土,而且还部族众多,蒙古人本身人口又少,想要统治和管理好这样的帝国来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啊!”

略微一想,弘治皇帝都觉得头大,这貌似比管理大明帝国都要更难。

“当然是设立六部和文武百官,划分一个个行省,通过一级级的方式来管理了。”

唐伯虎思索一会说道。

“可是如果你手下的人全部都是大字不识的大老粗,甚至于连你自己都不识字,当时蒙古人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的情况下,你又会怎么做?”

李原一听,笑了笑继续问道。

“啊?”

众人一听,顿时就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蛮夷就是蛮夷,没有自己的文字,不识教化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

唐伯虎顿时就无语了,一下子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当然,不仅仅唐伯虎如此,连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三人都互相对视一眼,这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蒙古帝国竟然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从上至下都不识字,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

“成吉思汗当时也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并且他年事已高,也面临着选谁来继承自己汗位的问题。”

“所以成吉思汗按照草原游牧部族的传统和习惯,将自己庞大的帝国一分为四分别分封给了自己的四个儿子。”

“分别是大儿子术赤的钦察汗国、二儿子察合台的察合台汗国,三儿子的窝阔台汗国,最小的儿子拖雷则是继承了蒙古本部和他大部分的财产和军队。”

“同时他还将自己的蒙古大汗的位置传给了老三窝阔台,同时定下了蒙古大汗通过忽里台大会来推举产生。”

李原见他说不出来了,也是继续说道。

“这不是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嘛,这越分越小,实力就越来越弱,分着、分着就会分崩离析啊!”

“而且这蒙古大汗的位置还传给了老三,实力最强的却是老四,这老三怎么能够压制的主老四吗?”

这时,有人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样做所产生的后果。

“没错,这会有很大的问题,而且这个蒙古大汗的位置竟然还是通过什么忽里台大会来推举产生,这更是容易产生内部的矛盾。”

“这没有明确的储君制度,权力的交替必然会无比的动乱和血腥。”

李东阳身为内阁大臣,一下子也是指出了这个制度的弊端。

“蒙古帝国的分裂正是始于此,当成吉思汗死去,蒙古大汗的这个位置就充满了血腥和争斗,因为没有明确的储君制度,再加上四大汗国各自都有自己的兵马和土地,相当于都是独立的王国。”

“当亲情逐渐淡化之后,彼此之间的争斗和分裂早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

“不仅仅是蒙古帝国一分为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大汗国内部也都继续因为幼子守灶不断的分裂,只需不到百年的时间。”

“原本庞大无比的蒙古帝国就已经四分五裂,并且彼此之间因为蒙古大汗的位置矛盾重重、兵戎相见、不断的内部消耗。”

“蒙古大汗逐渐经名存实亡,只是回到了刚刚开始时的状态,只不过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只能够管辖自己麾下汗国的兵马,对于其它汗国的兵马根本就调不动。”

李原点点头说道。

“那他们为什么不学我们呢?”

“废分封、立太子呢?”

唐伯虎想了想问道。

“这个问题问的好,说到这里还是要回到第二原因上面,那就是缺乏文化底蕴上面来。”

“幼子守灶制,这是一种类似于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土地、财产相对均衡的分给自己的后代。”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制度,这跟草原游牧部族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草原游牧部族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在一定的土地上面,能够供养的牛羊和人口都是有限的。”

“这也就意味着,人口的扩张就必须要将多余的人口给分出去,否则就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

“当处于部落阶段的时候,这种制度自然是有其合理性和作用的,符合了草原游牧部族的基本现状。”

“但是当蒙古人由部落转变为一个极其庞大的帝国时,这种制度显然并不适应于一个庞大的帝国身上。”

“一个庞大的帝国如果想要始终强盛,自然就要保持统一、尽可能的避免内部消耗。”

“但是因为草原游牧部族他们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从上至下都是文盲,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所以即便是明明知道可能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他也没有其它的选择,也只能够遵循一直以来的传统,将庞大的帝国一分为四,分别由自己的四个儿子去掌管。”

“儿子的儿子再继续这样分下去,不需要多少年就彻底的分崩离析。”

听到这里的时候,众人也是纷纷点头表示了赞同。

“同时因为缺乏文化底蕴和实行分封性质的幼子守灶制。”

“当蒙古人统治极其广袤的疆土、数量庞大的部族,庞大的人口时,他们很自然的就需要融入各地,所以不需要多久的时间。”

“这些汗国就形成了各自完全不同的文化,有的信奉回回教,说回回语,有的信奉基督教,说突厥语等等。”

“这最东部的拖雷后人,也就是元世祖忽必烈,他在灭掉南宋之后,他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面临着当初成吉思汗所面临的问题。”

“是继续采用分封的幼子守灶制,然后庞大的帝国不断的分裂,彼此内部互相杀戮内耗,还是选择其它的制度呢?”

“忽必烈他的选择是学习我们汉人,采用中央集权的制度,建立行省制度,同时也是明确继承制度,放弃了传统分封性质的幼子守灶制。”

李原说到这里的时候,众人仔细的看看这个李原,默默的记住了李原这个人。

“按理说这元世祖忽必烈学习我们汉人,采用中央集团的制度,明确继承制度,这暴元应该不会不到百年就灭亡的吧?”

“你这还是没有解释通暴元不到百年灭亡的原因。”

唐伯虎此时也是仔细的打量李原,放下了刚刚狂傲的态度,原先并不将李原看在眼中,但现在至少来说眼前这个人还是有一些学识和才华的。

阅读大明国士无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国士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