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无双」

第3章那我大明呢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说得好,如果暴元能够真正的学习和使用我们汉人的文化和制度,暴元和以往的朝代一般绵延两三百年还是有可能的。”

“虽然忽必烈等极少数人意识到了暴元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有意任用一些有识之士的汉人来辅助治理国家。”

“但各种政策均遭到了蒙古贵族们的强烈反对,这些蒙古贵族,他们只会骑马射箭,根本就不懂治理国家,也不愿意去学习,甚至于只有极少数的蒙古人识字,说的难听点都是大老粗、又野又蛮。”

“他们灭亡金国占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时,甚至于提出要将所有的人都杀掉,将肥沃的田野变成他们的牧场用来放牧牛羊。”

“劫掠成性是他们的传统,等到周围没有可以劫掠对象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甚至于连收税都不知道,采用的是包税制,直接将税收承包给商人。”

“这商人包下税之后,那自然是要赚钱的,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去榨取百姓,也就出现了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李原点点头,继续说道。

“原来暴元竟然是采用包税制,将税收包给商人,这商人收税,岂不是要敲骨吸髓了?”

“为什么不自己去收税呢,不仅仅可以根据年情的情况来决定税收的多少,有灾荒的时候就少收点,年情好的时候就多收点。”

听到这里,有人就连连摇头,觉得不可思议,竟然将税收包给商人。

“都说了,这些蒙古人是没有文化底蕴的大老粗,他们可能连算术都不会,更重要的应该是他们根本就赖得去收税,包税制简单省事。”

“他们也不在乎处于底层的汉人的生死,也没有真正的将自己当成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他们只想着自己的草原和牛羊。”

旁边有人立即就回道。

“兄台说的很对。”

“说到底还是他们缺乏文化底蕴,这些蒙古人可以马上取天下,但却是没有下马来治天下,依然还是用马上取天下的那套来治理天下。”

“除了税收方面之外,还体现在法律方面,整个暴元时期甚至于都没有一部像样的法律,他们一开始使用的还是金朝时留下的法律,后来废除,各级官员断案、诉讼全看心情,根本无法可依等等。”

“部落联盟思想之下,他们也觉得根本就不需要法律,这东西又复杂、又啰嗦,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搞懂的东西。”

“还有货币上面,元朝的货币是纸钞,我们大明朝的宝钞就是效仿元朝的中统钞,本来纸钞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方便了交易和贸易。”

“但是暴元的这些人,他们拼了命的滥发纸钞,一种纸钞变成纸了,毫无用处之后,又再发行另外一种纸钞,从中统钞到元宝钞、至正钞,这些纸币全部都滥发,最终都变成了废纸。”

“他们并不明白,钱不会凭空出现,疯狂的滥发纸币最终只会毁了自己的根基,当然对于这些没有文化底蕴的蒙古人来,他们也并不在乎这个,他们只想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掠夺财富。”

“滥发纸币只会毁了自己的根基?”

听到这里的时候,弘治皇帝整个人都眉头深锁,大明朝的宝钞一直都在发行,而且规模非常的庞大,但大家都知道这东西早在大几十年前的时候跟废纸已经没有任何的区别了,可是大明朝廷依然还是在不断的印宝钞强行的使用下去。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蒙古人占领中原的大好山河之后,并没有将自己当成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随意的杀戮,丝毫不尊重我们汉人,将我们定在了四等人当中的最低等,拆掉城池、将房屋推倒,让田地长满杂草变成他们的牧场。”

“他们肆意的将一片片的土地赏赐给部落贵族,完全不顾这片土地上汉人们的利益,这极大的触动了各地方汉人地主和豪强们的根本利益,以至于不仅仅有农民起义,而且很多起义的头领都是大地主、大豪强,像张士诚、陈友谅、韩山童就是如此。”

“说到底他们缺乏文化底蕴,不懂治理国家,虽然有强大的武力,但其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李原微微停顿下来,见众人一个个似乎都若有所思,思索一番之后也是纷纷的点头表示了赞同。

如此粗放式、毫无法度的管理一个国家,能长久才怪了。

“就如同北方的草原上总是忽然间就有一代雄主崛起,整合草原各部的力量,一下子就变得极其的强大,但这种强大并不能持续太久的时间,伴随着一代雄主的死去,各部落又变成了一盘散沙,彼此攻伐,内部消耗。”

“以前瓦剌的也先,强盛一时,但他一死,瓦剌立即就迅速的衰败下去,归根结底也是这两点原因。”

李原喝口茶,讲有些口干舌燥了。

这些内容其实都是李原从后世网上所看到的,放在后世自然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但放在这个时候的话,那是直接将周围的这些大明读书人唬的一个个皱着眉头在哪里深思。

“说的好啊!”

“李兄之见实在是让我等茅塞顿开。”

“真是一针见血、直指本质!”

酒楼上的众多士子纷纷向李原行礼,深感佩服。

“此子大才!”

弘治皇帝看着李原,也是非常的欣赏。

一直以来他所知道的暴元灭亡的原因也只限于书上的介绍,还从来没有去深入的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短短不到百年就灭亡了。

听完李原的话,一下子就明白了,对于北方草原游牧部族也是有了新的认识。

“此子不凡,必成大器!”

刘健和李东阳也是非常欣赏,能够如此的熟知历史,并且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有自己的见识和理解,实在是太难得了。

“唐兄,你觉得我所说的有道理吗?”

李原笑着看向唐伯虎。

“在下苏州唐寅,字伯虎,不知道兄台高姓大名?”

唐伯虎此时放下了自己张狂的姿态,非常恭敬的请教起李原的姓名来。

“在下天津李原!”

李原向唐伯虎拱手回礼,读书人嘛,即便是双方意见不合,但该有的礼节还是要的。

“李兄高见,在下深感佩服,我输了,我愿赌服输,这次科举考试期间,除了参加考试之外,我哪里都不去,一直在客栈读书学习。”.

“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学无止境,我确实是太过放浪形骸、张狂了,倒是让诸位兄台笑话了。”

唐伯虎倒是干脆利落,输了就是输了,同时也是对着在场的众多同期士子行礼致歉,这次算是被打脸了。

但唐伯虎也是输的心服口服,觉得自己以前所读的历史算是白读了,并没有深入的去研究历史,只是拾人牙慧,输的无法可说。

“哪里,哪里!”

“唐兄文采飞扬、才华横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的,我等也是很佩服的!”

“是啊,是啊!唐兄都是要连中三元的人。”

周围的众多举人士子一个个也是笑着说道,看着唐伯虎的样子,大家笑的很开心,看你还狂不狂了。

唐伯虎听到大家的话之后,忍不住老脸一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了进去,坐下来低着头喝起酒来。

这脸被人打的啪啪直响,都没脸见人了。

“暴元亡于分封的幼子守灶制和缺乏文化底蕴,那我大明呢?”

这时,弘治皇帝突然站了出来向李原问道。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周围顿时一片安静,一个个齐刷刷的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现在三十岁,身边跟着六十多的刘健和五十多的李东阳,不过大家也都以为他们也是这次前来参加考试的举人士子。

五六十岁来参加会试的人大把、大把,一点都不稀奇,大家依然还是一样兄台来、兄台去的。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李原都楞了。

这不想活了吧,谁敢来说当朝的事情啊,谈天论地、指点江山,基本上也都是谈一谈过往朝代的事情。

即便是要说当朝的事情,那也是私底下三五好友互相聊一聊,谁敢在这大众广庭之下说啊,即便是说,那也都是一些套话、好话,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营养。

阅读大明国士无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国士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