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3. 国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殷参高居龙椅,俯视朝堂,视线集中在正中央静静站立的女子身上,志满意得。

“诸位爱卿,青霞道长爱徒——玉婵娟仙师,日后便是我大祁的国师!天佑我大祁!”

众臣躬身朗声应和“天佑我大祁。”

殷参内心激动,这有通天之能的仙师为大祁而来,现在更是大祁的臣子,是我殷参的臣子。

大祁皇帝炽热的眼神明晃晃不加掩饰,玉婵娟被注视到稍感不适,没忍住在身上使了个匿身诀。如此一来旁人虽知道此处有人,却无法真正看见术内之人。

不过玉婵娟除了想躲避皇帝的视线,还需要借此证实一件事。

在皇帝宣布国师职位的一瞬间,她便发觉到向外吸收的灵力被断开。山下的灵气虽稀薄,但是聊胜于无,玉婵娟依然可以借此继续修行,然而从刚刚到现在,玉婵娟明明还是能清晰感知到空气中的灵气,却无法再吸收分毫。

或许是自身的灵力出现了问题,但是使用灵诀的时候并未有丝毫阻塞,也能感受到体内灵气对应的减少。

眼下灵气只出不进,看来自己得使些法子,尽早完成师父的嘱托。玉婵娟这样想着,不禁伸手抚摸腰间的师父留下的锦囊。

从有记忆起,玉婵娟一直生活在玉山,十五年间,从未离开过玉山一次。

除了将自己养育成人的师父,偶来玉山的师伯,还有一直陪伴身边的小山,她没有接触过其他任何人。

在牙牙学语时师父便教她读书识字,牵着蹒跚走路的小婵娟一起养花种菜。等玉婵娟到了能够修行的年纪,青霞师父教她占星算命,教她观相判人。师父总说自己一点就通,师伯也夸自己是修道的天才。

玉婵娟的认知里,自己姑且算得上聪明博学,下了山,却感到诸多不适。

宫里的人言行举止,样貌穿着似乎都有讲究和玉山上有许多不同。像是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山下的一切对玉婵娟而言都新奇又陌生,有如此多的东西需要她重新认识学习。

青山师伯给她的书,玉婵娟昨日都有好好翻阅,可是分明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处却不解其意。

下山第一眼瞧见殷参,玉婵娟还以为他便是师父让自己下山的理由。一个德行有愧的人自然是无法让江山长久,师父让自己稳固大祈江山,她只要把眼前的皇帝换掉就行了。

但是只能想想,书上说皇帝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拥有无上的权利,皇帝的宝座人人想坐,又有谁是当上皇帝后自愿让位的呢?

至少殷参不是,对方的眼里满是欲望与野心。

总不能对方不愿意就把对方杀了,师父说过随意杀生于修行无益。况且,杀了殷参谁来当下一个皇帝,玉婵娟当时环视朝堂,并没有发现其他有帝王之相的人。

玉婵娟记得书里写过,国不可一日无君。

基于这种种原因,玉婵娟按捺住换皇帝的想法,只能另寻他法。现在看来,师父的嘱托并不如自己所想那般简单,还需细细规划,慢慢解决。

只是没想到皇帝会让自己当国师。当时他的眼神如此真挚,确实是希望自己能当好国师帮助大祁的模样,仿佛脑海里已经畅想出大祁辉煌的盛世。

怎么说,和自己小时候撒下种子后希望隔日便能看到菜地丰收的样子好像。

虽然玉婵娟面不改色应下国师一职,实际上却十分心虚。

偷偷使诀后成功隔离皇帝殷切目光的玉婵娟伸手摸了摸忽然发痒的鼻子。

殷参发现自己忽然瞧不清国师的样子时,连忙收回自己的视线,暗自思索是不是哪里惹到国师不快。

思量无果,殷参只当是国师心情不悦,干脆要散朝,免得触国师霉头。

管准高声道,“陛下,玉天师能当任国师,实属我大祁之喜,大祁之幸,不如趁此良机,将昨日搁置之事再议,邀国师指点一二。”

没看见国师已经隐匿身型不愿露面嘛。殷参心底暗骂管准这个没眼色的老东西,急急望向国师所站之处,发现又能看清楚了。

被点名,玉婵娟只好撤诀现身,默默点头表明同意。

管准无视金銮宝座上大祈天子阴沉的脸色,拱手出列。

“陛下,大祁国运绵延,开国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又二十年整,试举选官制便延用了一千一百又二十年,期间有过改革有过创新,但从未有过废弃。”

“大祁九州,每年立秋州举,中举者不过百人,仅两成出自寒门;次年春日殿选,陛下钦点十人,被选之人历来都有氏族可依。可即便如此,试举选官依旧是百姓入仕的唯一途径。”

“倘若废弃试举选官,皆由推选任命,于普通百姓而言便失去了为官的可能,于朝野而言便失去了亲民的官吏。从底层出身的官员,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官员,他们更懂得百姓的诉求。”

“陛下,试举选官不可废,还望陛下三思!”

管准言辞恳切,叩首跪拜。

事实上,这些从残酷试举中脱颖而出的寒门子弟往往天赋过人,他们不仅仅是朝廷难能可贵的新鲜血液,更是普通百姓心中的寄托,是阶级迁跃成功实现的希望,就算是如此渺茫的希望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难道百姓不知道这希望微乎其微吗?他们当然知道,可日子要过下去就得有盼头。盼读书的儿子光宗耀祖,盼干活的女儿攀上高枝,这样他们才能捱过一天又一天。

殷参的面色愈发阴沉,这管准说来说去竟然就因为百姓的丁点妄想而不让自己废选官制。

虽然不清楚洲举出来的举人里有多少寒门子弟,但自己殿选钦点的,一个个人家里面都有熟悉的面孔在这大殿之中,他嘴里的平头百姓可没见几个能当上大官的。

难道是管准子嗣不兴,无后继之人,干脆也不让自己直接选用其他家族的后人?

殷参冥思苦想了一会,只记起管准家里好像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前倒是一表人才,可惜几年前去西疆作战时被敌军乱箭射杀了。现在只剩下小儿子,今年好像刚满十六,没怎么听说过。

皇帝想起管准那为国牺牲的大儿子,舒缓了神色,但还是没作声,目光打量国师,斟酌一番后问道:“玉国师,此事你怎么看?”

“选官制度,可改不可废。”玉婵娟捏指掐算,废官乃凶卦。

殷参闻言立马开口:“那便依国师所言,一切照旧,今年殿选如期举行。”

其实本来最开始他就只是想绕过殿选,提拔下丽嫔家里那没中举的表兄弟们,塞进工部做做小官。结果没想到裴矩这头倔驴,自己不答应就算了,还撺掇着管准一起,日日上书,扰人清闲。

不过,区区几个小官都无法直接任命,殷参深觉自己作为皇帝的尊严被严重冒犯,气急之下才说要废除选官制度。话一说出口殷参也知道不妥,但是君无戏言,他便想着干脆趁机自己重新挑选一批懂事的官员。

既然现在国师开了口,殷参便顺阶而下,放弃废官制之事。

“陛下圣明!”

皇帝如此轻易便松口,倒是有些出乎管准意料。毕竟在他看来殷参这皇帝别的不行,摆谱端架倒是在行。

先帝对男女之事并不热衷,膝下只有三位皇子。他在位时,大祁东边的新禺兴起,靠着炮兵四处征战,对大祁虎视眈眈。为了抵御新禺,先帝数次上线亲征,无心后宫,子嗣不兴,乃至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一位最小的幺儿。先皇西去后,殷参便顺理成章即位。

管准也算是看着殷参成人的长辈了,眼瞅着这几十年过去,殷参从小时候蛮横无礼骄纵傲慢的皇子到如今不理政事荒淫无道的皇帝。

同时他见证了从先帝起便开始走向末路的大祁,不,或许是在从更早开始。

从玉山而来的仙师,真的能挽救这岌岌可危的王朝吗?

好在今日算是歇了皇帝废选官制的想法。管准思绪万千,闭目缓解干涩的双眼。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议?若无事,今日便早朝到此为止。”

殷参话是问朝上众人,实际却盯着管准,希望这个老家伙不要再不知好歹继续挑起是由。今日这椅子坐得可是够久了,他现在只想去柔妃宫里,享受一番她高超的按摩手艺。

无人出列禀奏,殷参环视殿上,没看见国师的身影,或许已经离开,便摆摆手,一旁的侍从喊道:“退朝。”

管准年纪大了,走路慢悠悠的,喜欢一个人走在后头。今日解决心头一件大事,走得比平日更慢,等其他官员都坐上自己马车出了宫,管准才看见宫门的影子。

“管准大人,留步。”

玉婵娟一路跟着管准,等到他身边无人才现身拦住对方。

“玉国师!?”管准被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玉婵娟吓到,后退几步稳定心神。

“抱歉,管准大人,有事相问,请问大人现在有空吗?”

玉婵娟看见眼前明显受到惊吓的老人十分不好意思,默默在下山守则中加上一条:

山下不能隐匿后随意现身,山下的人会受到惊吓。

“无碍,玉国师想问什么,在下一定知无不言。”抛去仙师的身份,眼前之人看起来也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管准不禁想起自己那出远门写游记的小儿子。

两人看着倒是年纪相仿,不过,仙师神通广大,现在的外貌或许只是驻颜有术,实际上可能比自己都大?

管准越想越好奇,还是按捺住这些不着边际无关紧要的想法,问起正事。

玉婵娟其实是想直接问管准如何才能更好帮助大祁,觉得太直接了又换了个委婉的说法,“管准大人,现在的大祁有面临什么困难吗?”

玉婵娟觉得自己得主动些,如此才能尽快完成师父嘱托,早日回山。

眼下看来,殷参虽然是个奢靡享乐不问政事的不称职皇帝,但也算不上罪大恶极之徒。宫中一切都秩序井然,也有如管准一般贤能的大臣挟制皇帝错误的命令。

大祁不能在殷参的手下繁荣昌盛,但应该也无亡国之忧。

玉婵娟思索无果,决定向这位百官之首虚心求教。

管准发怔,像是听到谁家不知事的稚子问出的笑话,居然会问自己这种问题。可定睛打量玉国师,对方真挚的求知眼神不似作假。

少顷,他轻笑道:“玉国师,此事说来可就话长了,你愿意慢慢听吗?”

为您提供大神 而丽 的《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最快更新

3. 国师 免费阅读.[www.]

阅读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