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文明的战争」

第135章本土化打地主分田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李健城虽然话语逾越,但这些话说在这了是合适的,神景若没有察觉到情况的严重性,就绝不会有今天的场面。

无论是神景帝还是方镜儒他们都很清楚,现在皇帝神威还在,朝廷还是一块整体,也许还有一次治理的机会,在晚一点,能缓解就不错了。

神景帝开口了:“朕允许你们离开,朕既往不咎。”

皇帝的话让一种大臣无语,话虽然如此,但是谁会离开?这时候离开,工作还要不要了?

要不要工作是其次,谁知道脑袋还能不能要了?

他们这几位,都相当于国家级的领导人,一把手在主持国家级的问题,他们退缩了,还能干得下去?

半响没有人离开,方镜儒瞧了,站出来对李健城说:“七殿下,我等都是陛下臣子,追随陛下到今天,不会有人退缩的,七殿下切莫小看我等。”

这也是事实,这些人能在神景帝坎坷的经历中走到今天,他们虽然有各自的利益,但是对朝廷的忠诚还是不用质疑的,好赖事他们是懂的。

李健城笑着开口道:“那么,我就宣布土地改革的名目了,四个字‘仁孝兼并’,我们需要将仁孝全面的推出新高度。让生老病死,子孝父慈,出现在国家级的结构调整上,让无产无业之人修养生息,让事业有成者,承担国家重担。”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李健城这句话是很有用的,众人听得都身躯一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万事难,名正就有典型,有典皆有据,有句就有理,有理即意味着一件事情具备普世的价值,可以适用到每一个人身上。

这种道理和科学的实验检验真理是一模一样的,是真正有用的一条朴实无华的道理。

名目有一种很重要的联系性,参其理者必有心学,这个名目让神景帝很满意,比他们当年的新政要有力得多。

将土地改革,归咎于礼仪仁孝的时代传统中来,就很有编织的可行性,以此宣扬,能获得大量有识之士的认可,如此一来就好比,未战而先胜。

兵部尚书周文远听了首赞道:“七皇子此言大善,怀以仁孝兼天下,大善莫如此。陛下,臣以为此事大有可为。”

此时众人都对这位七皇子的认知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是人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兼并时代传统的人,那就是大才了。

“七皇子,那到底如何治理这些有田有产的人呢?”张玉言还是关系实际问题。

“搞地主,分田。”李健城直接说道。

这话一出,满堂皆惊,李健城看着众人惊悚的目光,他笑道:“哈哈,别紧张。我们不是要把那些田产分给流民,所以张大人别紧张。”

我紧张了吗?张言玉翻了个白眼,为什么是是都拿我做师范?

“让大家把田拿出来分给无田无产的穷人,说得在漂亮,他们肯定不干,但是把田分给自家的人,还是可以的吧?”

“朝廷可以效仿推恩令,让天下士绅官僚,以其名下直系子女亲卷,无论嫡庶一个不少,但凡血亲,进行均衡分派。分配对象拥有对田产的绝对支配权,朝廷以此建立新的法度维持。其目的可以达到让有产者不在向无产阶级转变。”

推恩令是汉武帝用过的计策,这个世界也有这种历史,不过就没有汉武帝了。

这项政令原是要求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李健城这里用得更狠了,他在这里面插入了伟大革命打地主分田的经验。

又将其局限在地主阶级内部,说到底,完全的打地主分田,大曌肯定是不能干的,大曌还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有的臣民都是国家的一份子,完全倒拉拢无产阶级闹革命,那是要搞分裂的。

因为李健城取其精华,自家人分给自家人,这就不一样了。

不要小看一点点的名目改变,这种改变就直接改变了世家宗族,集中个人掌控田地,掌握国家命脉的局面。

众人猜想,按照这种方法,不用太久,两代之后,纵有千顷良田也会被分散干净,有千顷良田的张言玉瞪圆了眼睛。

“可是,按照官绅不纳粮来说,纵使这些田亩被分开,也无法缓解朝廷的纳粮体系啊?田地还是在官绅家族手中,朝廷的压力还在普通百姓身上。”吴迈说道,他觉得真正要改变朝廷的状况,还是在纳粮上。

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李健城接着道:“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田亩的使用,由集中制改为分割制,让田地的所有权,产粮权,不集中在个人手上。”

这个目的众人是明白的,就是为了化解前面所说,五千万流民,加上粮食在某些个人手里,引发的个人野心。

“至于士绅享有大曌官绅不纳粮的体制,这点就是需要作出牺牲的地方了。”

“这个牺牲也不需要动官绅不纳粮的体系,朝廷可以建立一个人粮食生计标准,以各户一人,此一个人最多有十倍于个人生计的粮食不用缴纳粮税。”

“比如,一人一天的粮耗是一斤,一年就是365斤,乘上十倍就3650斤的粮食不用纳税。”

李健城这个方法户部尚书陈坤听得了皱起眉头,他说道:“那要是田地产量超出是否就要交税?”

这也是其他人关心的问题,制定这种标准不还是要动官绅不纳粮的体质吗?不然制定这个标准为何?他们哪一个没有大量田产,3650斤太少了。

不光只是这点,前面鼓励分田的政策都不一定能推行得动,大臣们都皱起眉头来。

李健城笑着解释道:“这就需要朝廷做出牺牲了,我们要把官绅不纳粮的体制,全面推展,扩大开来。以前官绅享有,现在是全民,所有人,只要愿意分家,以户型计量,任何人都可以享有这个权利,此权利可以叠加也没有问题。”

李健城的话又让众人惊诧了,陈坤惊得说不出话来,张言玉说道:“所有人?包括平民,那只要有人愿意分家,那他们就不用纳税了?”

“张大人,现在已经有五千万流民了,这意味着这五千万人根本没有交税的能力,继续保持现有的粮食税务,只会让这五千万人的群体扩大,甚至断绝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那不如干脆全面废除现有的粮食税务制度。”李健城道。

“废除粮食税务制度?那这个国家还怎么运行?你知道粮税是我大曌的基石吗?”这话是他老爹神景帝说的,众大臣也是这个意思。

他们现在觉得李健城这个主意太儿戏了,显然这个七皇子也有不懂的地方。

阅读高级文明的战争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高级文明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