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 139 章 后续影响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我大元医学本就是最厉害的,不缺名医,缺的是大家的观念没跟上,饮酒伤身,我们蒙古人就是太喜欢喝酒,明明体魄比中原人强,反而更短命。”真金接到忽必烈的命令,正在蒙古贵族中推广“以茶代酒”。

但是很可惜,他以为获得父亲的认可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真实施起来才发现,难度比自己以为的多太多了。

哪怕是身为太子的他亲自来劝蒙古贵族喝茶养生,蒙古贵族依然不给他面子。

听到这话撇撇嘴,当着真金的面直接提起一壶烈酒往嘴里倒,喝完一擦嘴:

“那也是战死的!”

真金:“……”

他第一位找过来的王叔,就是在太医那里备案有肠胃疾病最严重的。

来之前,太医委婉提醒过,说这位王叔最好滴酒不沾,不然今年冬天可能都活不过去。

但是他硬说软说,把太医的医嘱也搬了出来,王叔反倒是骂对方庸医。

就算把天幕搬出来,王叔不骂天幕,就开始胡搅蛮缠,说自己那会儿喝醉了,什么都没听到。

真金心绪乱如麻,看着王叔完全不听劝,糟心的不行,心想难道父亲交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就搞砸了,那以后岂不是更加的证明自己不行?

真金乱七八糟地想着,王叔咕噜咕噜地喝着,突然,他一口酒水喷出,还带着大口大口的血液。

真金都给吓坏了,连忙大喊:“传太医!快!传太医!”

好在,因为身体不好,王府里本就有府医,熟练地冲过来给王叔开药,熬药。

看着王叔吐血吐得像是把自己所有精气神都给吐出去了,整个人快速地衰弱下去,哪怕身体魁梧肥硕,躺在床上却奄奄一息,看起来像是濒死的野兽。

真金忍不住了:“王叔,你喝酒喝到吐血还不如喝茶?”

“我还能喝!是庸医技术不行,治不好我的病!”王叔都已经有气无力,听到这话用尽最后的力气还要倔强地回复几句。

真金摇了摇头,觉得王叔没救了,离开王府去找下一人。

谁知没多久,真金以茶代酒的任务还没完成,就听到王叔真得是喝酒喝死了。

说已经喝到吐血,太医府医都劝他不能再喝了,结果晚上吃完药又开始偷偷喝酒,吐得血止都止不住,活生生吐血吐死了。

真金无语,真金震惊。

真金发现有了这么一个反面教材后,再在蒙古贵族中推广以茶代酒就容易多了。

也有人不耐烦喝茶,加入牛奶羊奶和自己喜欢的调料,竟然提前把奶茶给折腾出来了。

而且,是咸奶茶~

本就受重视的汉人医生更加受重视,哪怕没生病也被请去府中养生。

而那些本就知名的医者,开始开放地进行交流和探讨,甚至与朝廷合作,用死囚开展解剖课,并且由医者亲自去画解剖图,亲自实践那些穴位。,对医学的进一步深入有了良性影响。

本就重视医学的元朝,发展的顺风顺水,但是大明却没那么顺利。

因为,朱元璋提到了废除青楼,首先针对的就是官妓制度。

先是废除人殉,废除缠足,现在又来废除青楼,看起来似乎都是女性受益,男性权益受损,这一次,朝廷官员的反对声最大。

或者说,是集合了所有的不满,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

但是,朱元璋是会受到大臣威胁的人吗?

“废除青楼又不是让你们一夫一妻不许纳妾,这么激动作甚?”朱元璋冷笑地在那些反对声最大的官员身上扫过,被看到的官员齐齐低头,战战兢兢,此时开始想起天幕上说过的“洪武大逃杀”,想起开国功臣被杀的只剩下4个,终于意识到自己跳得太醒目了。

陛下是崇拜唐太宗,但是风格也一旦都不唐太宗!

这时,依然有官员硬着头皮道:“陛下,青楼也是纳税的重要来源,如果都废除了,国库会少一大笔收入。”

谁知这一次,朱元璋似乎还真虚心纳谏了,又被劝谏之后,换了口风:“朕觉得你们说得对,尤其是官妓。那些官妓享受了家里男人挣来的荣华富贵,也需要为他们犯错赎罪。大明现在国库空空,正是她们赎罪的好机会。”

大臣们不敢置信:什么时候皇帝这么好说话了?

朱棣微微抬了抬眼皮,撇撇嘴:现在还没学聪明呢,父皇的意思是,大明现在国库空空,都给他挣钱去!

甭管什么男人女人,什么青楼女子青楼男子,挣自己人的小钱算什么钱,他要挣洋人的金银!

老朱打洋人的金矿银矿的主意很久了!

朱元璋开始一一列举,青楼女子该如何“赎罪”。

“开纺织厂,纺织刺绣,选精品卖给西洋贵族。”

“学医学药,去军中当军医护士——不许骚扰军医,朕只要有用之人,一个□□薰心打仗时都惦记女色的废物大明不需要。”

“还有陶瓷,不是说女子更懂颜色,说西洋人喜欢华夏的瓷器吗?送去瓷器厂做陶瓷去。”

“还有手工行业,印刷出版书籍之类,会什么就做什么,赚够了赎身钱……国库的税钱,就可以回归自由身。”

朱棣在心里“啧”一声:这压榨的可真惨啊。

父亲真是又抠门又能压榨,在他手下当官似乎既不能富贵也不能长寿。

但是他是皇帝,有权利压榨。

大臣还想反对,朱元璋:“要不你来交税?”

朱元璋见大臣不说话,冷笑:“你们去睡官妓,还是得交钱,最后钱还是流向朝廷,不如直接把钱交给朝廷,岂不是省事?”

朱棣差点笑出声来。

大臣们脸色难看。

朱棣大声支持父亲:“儿臣以为,为了国人健康,www.youxs.org!”

几个儿子们反应很快,大喊:“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臣们脸色更难看了,甚至有人暗暗对藩王们不满。

废话,藩王的妻妾那么多,废不废除青楼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影响。最重要的是,藩王直接由朝廷和地方拨巨款赡养,但是他们还得靠自己家族在外做点生意——比如青楼,比如赌坊之类,来钱快还涉及人口买卖等黑暗势力没一个背后没有朝中大势力的插手。

或者说,他们不插手,只做“保护伞”,就是传说中的“官商勾结”。

在大明,由于官员俸禄低,尽管朱元璋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很早已经有了官商勾结,比如沿海地区每次逃的很及时的张士诚余部,不仅仅是熟悉地形、熟悉当地人,还因为有能接触情报的人通风报信。

尽管各种反对,在朱元璋的强势下,废除青楼和让以官妓为领头的青楼女子改行,开始进行。

出了皇宫,有人还在抱怨,朱棣头也不回地说道:“宋朝已经有不允许官员狎妓,还有禁止纳妾过多的,你是想让父皇再过分一点吗?”

说话的官员瞬间闭嘴。

若是连纳妾也被禁止,那当官还有什么意思!

从官方到民间,各种青楼都在忙着改制。

官妓很明确的要被改为“官奴”,以女工的形式来劳动,给大明国库挣钱,换取赎身;

私妓虽然说到废除改行,却在一片混乱中,很多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我们也不会经商做生意,不如就做歌舞酒楼罢。”一家昔日盛名满满的青楼,在查出几名梅毒病例后,一日之间彻底没了生意,哪怕是清倌人也没了生意。老鸨召集了所有女子,一起讨论未来的出路。

花魁提议:“我看那宋朝的勾栏瓦舍不也是歌舞伴着酒楼,我们也说是勾栏女子,不如直接做勾栏酒楼。”

“那岂不是得再请些厨子?”

“请什么厨子,我们这里这么多厨子。”老鸨没好气道,“怎么,青楼都没了,还打算靠老娘养你们吗?”

女儿们私底下撇撇嘴:你什么时候养过我们?不一直是我们赚钱你发财吗。

www.youxs.org,面子功夫还是得做好。

老鸨依然不放过压榨自己的摇钱树:“最多请三名大厨,你们跟着学,学了都得干活,不然自己吃自己去!”

“单独的乐器可能比不过其他酒楼,我们不如做后世那种大的表演。”昔日以歌舞闻名的花魁道,“歌舞,戏曲,结合在一起。舞台和戏服都是现成的。”

老鸨:“成,反正都得想办法养活自个儿,不然年底税都交不上,大家都得充作官奴!”

虽然,在女儿们眼里,在青楼也跟作奴没什么区别。

但是眼看着有机会堂堂正正做人,谁也不会轻言放弃。

如今风光不在的前花魁突然道:“听说那汉唐时期,青楼女子的才艺要求更高,经常需要主持宴会,会很多才艺。”

现花魁语气不善:“你的意思是我们明朝女子不行咯?”

前花魁:“这不是明摆着嘛,连皇家公主贵人都是,何况我们。”

“咳。”涉及到皇室,还是少说点。老鸨瞪了两位花魁一眼,开始赶人,“都闭嘴,请人的请人,学厨艺的学厨,编舞的编舞。还有,把房间收拾收拾,收拾成正经包厢。”

“好勒~”

女子们听着平日迎来送往时风情无限的老鸨现在说话粗声粗气,似乎恢复了泼辣本性,觉得好笑。

受到感染,各自开始忙碌起来,虽然依然不确定未来能不能改行成功,但是想到不用接客,她们也是一阵轻松。

被强行要求卖笑没有尊严,接客时带来的各种疾病,尤其是那梅毒,她们何尝不怕,只不过是身不由己!

这一切的改变稍显混乱,但是万事开头难,有了个开头,在朝着有条不紊的阶段走过去。

清朝,京城与各地的烟花地吵吵闹闹,难得在大白天也人声鼎沸。

一大早,就有官差带兵闯入各大青楼,把男男女女一起赶出来,让一起同行的大夫来检查有没有感染性病。

这就是大清在天幕结束后的第一项改制——强制性进行青楼全面体检。

青楼女子有没有疾病不少自己心里有数,有些是想看病没钱看,还被老鸨想方设法隐瞒,实在病得没救就扔到乱葬岗去等死。

这一次,不少人反而觉得庆幸,想抓住这个机会给自己看看病。

但是男客就不会这想了。

玩的时候各种大胆,哪怕天幕说了有疾病也有人不信邪,或者觉得自家有大夫,该玩的继续玩。

但是私底下玩和被朝廷的官兵抓到,那就完全是两码事。

于是男客的反对声特别大:“我没病,我又不是青楼女子,检查我一个大男人干什么……”

官兵无情地继续拉人:“嫖客也要检查。”

男客:“我就是吟诗作对而已,没做别的。”

官兵冷笑:“都是男人,你蒙谁?”

于是男客开始嚣张报名字,说什么“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知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什么人吃不了兜着走”。

官兵也不生气,面无表情听完,朝远处拿着纸笔登记的文吏道:“记好了吗?”

“记好了。”文吏笑嘻嘻重复一遍,问男客:“没错吧?”

“你们什么意思!”男客终于慌了,官兵却已经把他往大夫那边一推,然后催促下一位:

“去那边登记,姓名籍贯,哪家的。”

后面的男客吸取教训,眼珠一转说了个名字,却不是自己的,而是狡猾的报了家中庶弟的名字,谁知文吏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地址和名字重复了。这不是你名字吧?”

男客意识到什么,快速往前面排队去大夫那里检查的队伍里看去,正好看到自己的庶弟从队伍里探出头来,眼神不善:“他是我哥。”

男客:“……”

庶弟也在,而且揭

穿了他。

文吏重新登记之后,也把男客赶去排队,两兄弟隔着几人开始对骂。

庶弟鄙视道:“我好歹是堂堂正正报自己名字,你竟然报我的名字,不知羞耻!”

男客也鄙视过去:“你平日在父亲面前表现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想不要也会逛青楼。”

“跟兄长学得。”

“你!”

这样的闹剧不止这一出。

很快,在其他青楼新带来的男客中,又来了一群男客。

“甲乙!”

“乙甲!”

异口同声的姓名落下后,两个说话的人齐齐抬头,隔着人群看向对方,猛地瞪大眼睛。

两兄弟互相报对方的名字,结果两人都来了,于是依然记上了两个人的名字。

两人哈哈大笑:

“咱俩可真是好兄弟。”

“坑兄弟都想到一处去了。”

两兄弟打打闹闹去排队,结果进入大夫接诊的医馆再出来后,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乙甲看着甲乙的神态,有些慌了:

“你怎么了?”

甲乙强撑着:“没事,我好得很!我这么健康怎么可能有病!”

谁知很快,医馆里的药童追了上来:“等等,医药费还没给。”

甲乙等男客异口同声:“我们还要出医药费!”

他们明明不想看,现在被强制看病竟然还要出钱!

这一次解释的是带兵的将领,语气闲闲地:“皇上请太医也得发俸禄,你还想不给钱白看大夫?”

扯到皇帝,有什么不满男客们也只能憋着。

也有人不满,指着另一队的青楼女子:“那她们怎么不需要给?”

将领道:“她们要服役,你不想给钱换成服役也行。”

男客们快速闭嘴:“还是给钱吧。”

服役,那不是都知道他上青楼玩出病了?

还是交钱赶紧回家看病吃药吧!

听到这边交谈的青楼女子有些惴惴不安。

服役,她们这点子力气能服什么苦役,该不会刚离开狼窝又入虎穴吧?

谁知等看完病,开完药后,有人来登记,询问女孩子们各有什么才艺。

有人敏锐地意识到,她们的“服役”可能与自己担惊受怕的“服役”不一样。

“我会刺绣!我女红很好!”

“我会纺织……”

“我不会什么才艺,但我做的菜十里八乡都说好吃……”

“我家人以前是商贩,我会算账。”

有些半大或者成年后才被卖入青楼,或者是在青楼学过才艺的,在前面很积极。

也有一些是自幼就被卖入青楼,做得是彻底的伺候人的生意,完全没什么才艺,连民间女子常擅长的纺织也不会,就被登记了年龄,性格,甚至还询问了有没有想从事的“职业”,一同登记了起来。

她们依然被遣回各自的青楼,但是老鸨却都被带走了,一时间群龙无首,议论纷纷,在紧张、期待、畏惧、害怕等多种心情下,开始等待着自己未来的命运。

很快,一地一地的成果相继递到了康熙面前。

玄烨看着收上来的“医药费”的数目,都给气笑了:“想不到,我大清竟然有这么多富户。”

国库收到的税都没今日这般给嫖客罚款和看病的医药费来钱来得快,那些大户人家隐瞒庄子上的人口,www.youxs.org,谁知道都把钱留着贡献给了青楼!

而且大部分青楼背后本就有权贵势力,交商业税再次瞒报,最后还是流向了权贵自己的口袋里。

玄烨重重地把折子摔在桌上,换了一份,看着长长的名单,再次冷笑:“一个个真是不怕死。”

天幕都已经提醒性病多么严重,偏偏还存着侥幸心理去,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玄烨召来太医:“找几个那处疾病严重的例子,带那些人去参观一下。不亲眼看看都不知道严重性。”

“是,陛下。”太医令在心里短暂的同情那几例严重病患一下,这一次,可谓是又生病又丢人。

玄烨说完又问:“让你们印书的事情进行的如何了?”

太医令还是有些犹豫:“前朝的医书都已经找出来了,陛下,真要印刷发给民间吗?”

玄烨反问:“满清连蒙古人都不如吗?”

蒙古在大清,只是他们的附属,但也属于大清,也意味着同样能看到天幕。

如果他们在天幕上看到自己的祖先那么优秀,那么重视医者,会不会重新学习祖先去招揽汉人汉医?

一定会。

不用玄烨提醒,太医令自己也快速反应过来了。

“臣懂了,臣这就去办。”

“不仅是汉医,还有蒙古医术,满族医术,其他方方面面,都可以印刷。”玄烨回忆着宫中太医院的分科,和各族的太医,挨个点名一番,“医学需要交流才能发展,发达的医术受益的是我们所有人。”

太医令一听就笑了:“陛下放心,大家都不甘落后,一定会尽心尽力。”

谁还没点攀比心了,太医院最近竞争力可大了,忙得都没时间勾心斗角了。

不仅太医院竞争力大,民间竞争力也很大。

在短短的时间内,兴起的不仅仅是各地的医学行会,医学交流会议,还有医学校。

各个医药世家拿出本钱打造的医学校——或者说,还是类似县学之类的小型私塾,只不过从教授儒学改为教授医学,从只传授给自家弟子改为也收学生传授。

到底有多少能接近现代医学,只能等后期再看。

各个医药世家纷纷挂出自家的招牌:

“朱氏医学校”

“高氏医学院”等等。

纪晓岚早上上街过早,看着近几日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医学校,饶有趣味凑上前去看医学校的介绍。

“李氏医学校,创始人祖上是药圣李时珍!”

纪晓岚看得哈哈大笑,又去看另一家。

?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139 章 后续影响3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孙氏医学校,祖上是药王孙思邈!”

他笑着摇摇头,凑热闹的挨个看,发现了好多什么“张氏……张仲景后代……”这样类似的,甚至还看到“吴氏……吴有性弟子,擅长瘟疫……”,顿时一阵震惊。

天幕说过吴有性一家人因为清军逼迫断发不从被杀,怎么又冒出了弟子,不怕朝廷打压吗?

不光纪晓岚怀疑和震惊,其他百姓同样持怀疑态度。

纪晓岚就听到有人指着张氏医学校的碑文在问:“这些真的假的?”

纪晓岚笑道:“李氏是李时珍后代我信,时间隔得近,至于再往前面,战乱年间谁知道后人又没有活着的。”

可是尽管怀疑的人多,依然有医学校在为了学校的名号争吵。

“这个学堂名字是我们先挂牌的!”

“是我们先取得!我爹二十年前生我时就取了!”

“胡说八道,那我还是我爷爷取得!”

【大家好,一周不见,想咕咕了没?】

天幕如期而至,谁知这时候吵架的人吵上头,竟然对着天幕还在指责对方:

“天幕你快评评理!”

“天幕你说到底谁才是正统!”

纪晓岚:“……”

你们可真能吵。

天幕没有回应,纪晓岚也不再搭理他们,快速进宫。

其实按时间今日是休沐,但是按照惯例,都得汇聚在朝堂之上,以备帝王与大臣商议大事。

好在天幕出现的不是太早,纪晓岚在街头慢悠悠吃过早餐,这时赶去宫中也来得及。

坐在马车中快速进宫的途中,纪晓岚仍不忘掀开车帘往天上看。

作为纯粹的文人,他对这一期渴望很久了。

后世到底是完全不学文了,还是不尊儒了?

士农工商,天幕说过“农”“工”“商”,偏偏把“士”一直没提,这一期说“文”,是不是会一起说说?

【这一期,我们的主题是“文学与文化影响力”。】

【现在,我们从古老的先秦时期开始说起,带大家看一看华夏古老文明里的“文”,文学,文化与文人。】!

阅读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