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说会说巧说」

第16章 机智问答的“钉子型”应答策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人在职场,会遇到各种被提问的场合,如答记者问、述职答辩、现场答疑等等。问题一旦提出,就需要在短时间内马上作出回应。这就要看回答者的反应是否敏捷;语言组织是否快速:对有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接应的是否机智等等。这是即席发言的另一种形式,可以说更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一些棘手的问题上,面对众人如果一时语塞,回答说“无可奉告”、“不知道”或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来,那将会大跌“眼镜”。

“卓越管理人员口才艺术班”巧说阶段有“站着思考——从容应答”这一课,训练起来难度较大,也最有意思。我们的训练总目标是让学员从容应对各种场合的提问,面对高难度的问题,也能巧妙应答,时时处处都让人“问不倒”。掌握各种机智方法的运用,让提问者有口难言,不得不佩服回答者的机智巧妙。

面对提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怎么办呢?

“钉子型”应答策略,也叫“东拉西扯法”。钉子面,指的是开口说些与现场有关的话,或一些相关概念的解释。这样做可解决:一方面站起来有话可说i另一方面可争取到回答该问题的思考时间。钉子尖,即代表理清思路后,要回答问题的角度或观点。

试想,面对提问,你先说与现场有关的话题,或解释有关问题的概念,以及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方面,从几个方面说来说去后(钉子面),接下来该说什么,思路自然就会比较清晰,较容易地知道该如何回答被提问的问题了(钉子尖)。

在一次在我们中心举行的“课程免费说明会”上,有听众这样问我:“你对有的培训机构骗人怎么看?”

这问题不好回答,我当时也不知怎么回答。于是,我就按“钉子型讲话思路”,开口就特胸有成竹地东拉西扯起来:

首先我感谢你在这样的场合有勇气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我想,这不仅是你的疑问,在场的朋友中也许有与你同样想法的,请允许我代表他们感谢你。(说了这么多有关现场的话,我还是没整理出思路该如何回答这一问题。于是,接着又围绕着概念说。)

你说的是“有的培训机构骗人”,这就说明不是所有的培训机构都骗人。“有的”就是个别行为,个别不能代表全部。(钉子面上的话说到此,思路一下冒出来了。)因此,我个人认为,这属于正常现象,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里都有假丑恶。需要的是我们每个有良心的人,自我约束,管好自己不骗人,擦亮眼睛不被别人骗(钉子尖)。”

在场的听众听完我的回答后,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从掌声中感觉到了“钉子型讲话思路”的成功运用。

“钉子型讲话思路”中,钉子面上的话相对容易说,选择钉子尖的话,即回答问题的观点选择上却比较难。虽说难,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通常情况下,回答问题的角度不外四种:即肯定、否定、中性或机智。面对问题,能不能作出快速反应,除了选择角度,还取决于态度。态度一般有两种:实问实答类和刁问巧答类。

(一)实问实答类

例如,有人问:“你认为男女之间有真正的友谊吗?”

面对这一问题,首先判断是想实问实答,还是刁问巧答。如果选择实问实答,则可以从肯定、否定和中性等三种角度来理清思路,组织自己的语言。

如果选择的是肯定的角度,第一句话就可亮明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男女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

如果选择的角度是否定的,第一句话可以这样说:“我认为男女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

如果想持中性态度,还可这样说:“男女之间有无真正的友谊,关键看当事人双方……”

在回答问题时,一旦亮出肯定或否定的观点后,接下来就要依据观点,说出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论据。这有两种讲话思路,一种叫“金字塔模式”。请参考图示:

譬如,第78期的学员李晓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为什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有位学员这样回答:

世上不光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为什么?世界上绝对的事物只有南极和北极,此外任何事情都是相对而言。一件事情在某个时候、某一方面可能是最好,但过了这个时候,或从另一方面去说,就很难说了。因此,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就看你是根据当时的什么具体情况,侧重哪个方面了。所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另一种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点石成金”的讲话思路。此种思路与“金字塔模式”的区别是:说论据时用实例。请参考“点石成金”的图示:

回答问题时,亮出观点,举出实例,得出结论就可以了。这一讲话思路比“金字塔模式”更具说服力。

譬如在第121期里,有位学员问:“有钱就幸福吗?”一位学员这样回答:有钱不一定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感觉。

当然,有钱也可以带来一种感觉;但能不能带来幸福的感觉,就不一定了。

我们的邻居老赵,上有老、下有小,普通工人,至今一家五口还挤在一间18平米的平房里。昨天晚上我回家,刚进胡同,就听到一段男女对唱的小调,走近才看清是老赵俩口子,老赵骑车带着妻子正有说有唱地往家赶。

看着他们幸福的情景,我马上联想到我的一位商界朋友大张,开着大奔,与坐在旁边的老婆唇枪舌战,两人没有一天不吵架,没有一晚不干仗,深更半夜,孩子哭老婆叫,是家常便饭。那骑车的俩口儿幸福?还是这开大奔的俩口儿幸福?

因此说,有钱,不一定幸福。

这就是用“点石成金”的讲话思路来回答问题。一开口,就有明确的观点:“有钱不一定幸福”;接下来是用来支撑这一观点的论据,论据中没有空谈,而是列举了贫富两家人生活中的一组特写镜头——“老赵夫妻俩骑在自行车上有唱有笑;大张夫妻俩在大奔里吵架。”由此得出了“有钱不一定幸福”的结论。

为什么要求在论据中要列举实例呢?因为生活中的实例最形象,给人印象最深。讲话不像写文章,让人听起来觉得看得见、摸得着的话语最适合表达。为了对比说明,下面我列举另一位学员对同一问题的回答:

人生的幸福当然要有物质基础,但有钱不一定等于幸福。在物质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人们对人生的观点和追求不同,对于各自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也就截然不同,苦乐的分界主要就在于此。这个问题属于社会学家研究的范畴,同时这也是个很神圣的话题,不敢妄加评论,待我请教这方面的专家后再与大家交流。

这后一种表达,虽是同一个意思,但听起来就不如前一种表达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深刻。

(二)刁问巧答类

有些场合,对一些敏感的话题,如果不想在特定的场合表明自己的态度,为了不让自己尴尬,又尊重对方的提问,可采取机智的策略来应答。机智应答的策略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金蝉脱壳”法

譬如,当有人问到“男女之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时,你不想就此问题亮明你的观点,可参考这样的回答:

有的人站在对立面,有意发难,让应答者哑口无言、丢丑,是他们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金蝉脱壳”法会帮忙。譬如:

古代,有一位在皇上身边的弄臣某天冒犯了王法。皇帝派人把他推下了御花园的池子,随后又叫人把他拉了上来。皇帝问他:“你怎么没死啊?”

“秉报皇上,奴才因为刚才在水里见到了一个人。”

“什么人?”

“秉报皇上,是屈原。”

“屈原?”

“屈原见到我说:‘我是没有遇到圣明的君主,所以才投了水。你有这么英明的皇上,为什么还要投水?”’

皇上听后,仰天大笑。

这位弄臣用“金蝉脱壳”法,化解了尴尬。2.“如果……”法有些问题牵扯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又恰巧双方当事人都在场,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比较难为情,这时可选取几个角度,采用“假如……”的句式说。

譬如:在某学校家长会上,有的家长问老师:“父母该不该私拆孩子的信?”某老师当场这样回答:如果从法律的角度说,孩子是独立的社会人,他们的个人应该受到尊重,父母是不该拆孩子信的。如果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保护孩子,避免发生意外,从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负责的角度,孩子的信是应该拆的……

再比如:在第14期“卓越管理人员口才艺术班”的巧说训练中,有位学员向一位女学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希拉里,面对克林顿的桃色新闻,你会跟他离婚吗?”

那位女学员想了一下,说:

如果我是希拉里,克林顿就不会那样干了。

这句妙答,赢得了班上所有学员的热烈掌声。妙就妙在,她没有让对方的问话给绕进去,站在希拉里的角度上回答这一问题,而是采用了“如果……”的策略。3.“偷换概念”法当有些问话涉及到敏感话题或个人,不便回答时,可有意混淆概念,让对方感到既是在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但又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他想明白了,这问题已经回答完了。

如:1997年的夏天,女作家池莉到美国作了一次短期访问。一次在一个大型聚会上,有人问池莉:“听说你目前是中国读者中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你创作了大量与普通人贴近的、反映他们心声的作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然而,据我所知,你至今仍不是中国员。请谈一下你对中国的观点或看法。”

这一问题显然是敏感的,又是棘手的。假如是你,想想该怎样回答。

池莉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这位先生的消息真灵通,你的情报很准确。的确,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是中国员。不过,借此我透露给你另一个准确消息:我丈夫是中国员。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俩长期以来相亲相爱,情感融洽,至今尚无离婚迹象。回答完毕。谢谢!

面对这样一个敏感而棘手的提问,池莉用偷换概念的策略,把“员”与“党员的丈夫”这两个不同概念巧妙地偷换了。让人觉得是在谈与中国的关系,而实质上又是在谈她与丈夫的关系。

2004年4月中旬,中国的外交部网站上首次举办外交官与网民对话活动,一网民问时任外交部长李肇星:“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部长,有人对你的长相不敢恭维,你怎么看?”李肇星回答说:

每当我代表国家成功地处理一些国际重大棘手问题时,我的妈妈都为我感到自豪,我最想和大家说的是,我妈妈从小就特别爱我、喜欢我。

李肇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巧妙地躲避了其锋芒,而是用“母不嫌子丑”这一概念机智地回应了“有人对你的长相不敢恭维”这一概念,并婉转地表达了一个人的长相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其有没有工作能力。4.“逆向回答”法面对问题,不好从正面回答时,即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说前人没说过的话。如第83期学员梁先生问:“据最新的一项调查统计,目前上海每年离婚的人数超过结婚的人数,你对此持什么观点?”

学员李女士回答说:

我持乐观的观点,我为这一统计数据高兴!为什么?中国人近代史上离婚率低,并不是老百姓不想离,而是沉重的封建意识束缚着人们不敢离;广大的女性同胞不是不想寻求自由,而是经济上的无法独立,只能忍气吞声。

上海的离婚率升高,为什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说明上海经济的发达,封建意识在人们心目中的淡化,妇女地位的提高。人们开始崇尚自由,为自己做主,为自己而生活,从这层意义上说,应该高兴!

在离婚问题上,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是“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而李女士的回答反而为此叫好,并且还言之有理,这是逆向思维的结果。

2004年度亚洲小姐选美总决赛上,主持人问冠军得主:“在爱钱和爱国面前,如果二者只能选其一,你选前者还是后者?要求如实回答。”

这的确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试想,如果回答“爱国”,不管论述得多么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也不会让人佩服你的口才,弄不好还会让人感觉有唱高调之嫌。如果回答“爱钱”,说一些在商品经济社会,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之类的话,虽说一时让人感觉你这人还算坦诚,但终归让人瞧不起、一瞧不起你的境界;二瞧不起你的口才,因为你也是在老调重弹。

且听冠军小姐的回答:

如果非要我二者选其一,并且说真心话,那么,我发自内心地说我选“爱钱”。为什么呢?我要通过发挥我的才能和辛勤付出,尽可能换取更多更多的钱,为西部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建一所所希望小学,让祖国的下一代人人都学有所成,成为建设祖国的栋粱之材。

一般人的惯性思维,认为一谈“爱钱”就是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冠军小姐的回答,则跳出了这一局限,反过来说爱钱还是为了爱国。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月艮其口才。5.“避实就虚”法1974年,当时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医院会见泰国总理克立先生,当他们道别时,克立总理说:

“可以问最后一个问题吗?”

“请。”

克里含笑注视着周总理,确切地说,是注视着周总理的前胸。

“这次访问贵国。”克里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变化:人们几乎都不带像章了。1971年我来北京时,每个人都带着像章。”

“这就是你要问的问题?”

“不。”克立先生笑容有些神秘,“问题是关于阁下您的,**开始时,人们都带着像章,而您只戴‘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即使是1971年革命最热烈的时候,您也如此;而在人们不戴像章的时候,你为什么还戴?您又为什么把‘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换成了像章?”

周总理说:“想不到克立先生对中国的像章这样感兴趣,我知道您是想要我这枚像章,送您了。”

在这段历史记载里,泰国总理克立先生实际上是想要了解周总理对中国政局变化的明确反应,因为这是一个敏感的政治话题。他巧妙地以周总理胸前佩戴的像章所发生的变化为由,诱导性地向周总理询问。周总理在判断出他话中有话的真实意图后,避实就虚,故意把话题拉到这枚像章上来,并慷慨相送。面对周总理的这一举动,克立先生哭笑不得,除了接受这份意外的礼物之外还能说什么?

避实就虚,是应对他人旁敲侧击的有效回答方法。6.“调侃戏说”法有时观点不好回避,可说出来又不是发自内心的,这种情况可采取“观点明确,论据戏说”的策略。如第98期一学员问:“眼下人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心强烈,你是否赞同应提倡一下‘愚公移山’精神?”

学员孙先生答道:

眼下人们心浮气躁也好,急功近利也罢,是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所迫。当然,凡事追求都应有个度,过分了当然不好。但我觉得眼下不能提倡“愚公移山”精神。愚公本人也太死心眼了,率领全家进城打工不就免受太行、王屋阻隔之苦了吗?话说回来,如果愚公家乡有矿藏,也用不着挖山,挖一条地下隧道不就得了!再假设说愚公的家乡是外世桃源,很适合旅游观光,修个飞机场不也就解决问题了吗?为什么要号召家人世世代代挖山不止呢?

这是一运用“调侃戏说”法回答问题的典型例子。孙先生围绕愚公的挖山目的,展开思维的翅膀,既上天、又入地,他的观点,让人在诙谐中有亦假亦真的感觉。

综上所述,“刁问巧答”表面上展现的是妙语连珠,口吐莲花的日上之才:深层次反映的则是机智的思维和雄厚的文化积淀。这不是一日之功,而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勤思苦练。当然,“刁问巧答”的方法也不仅限这几种,上述6种方法给大家提供个思路,望读者朋友能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如果你能从现在开始练起,不久的将来你不仅能妙语连珠,更会妙语生百花!

阅读敢说会说巧说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敢说会说巧说